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7篇

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7篇

发布时间:2022-10-07 14: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7篇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 政府公文格式及字体字号标准分享 首次分享者: 小雪已被分享13次评论(0) 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政府公文格式及字体字号标准 办公起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7篇,供大家参考。

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7篇

篇一: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

公文格式及字体字号标准 分享

 首次分享者:

 小雪 已被分享 13 次 评论(0)

 复制链接 分享 转载 举报

 政府公文格式及字体字号标准

 办公起草公文对新来的同事而言, 公文的格式、 采用 什么字体字号不太清楚, 因此时常要给予解答和指点, 为了 让他( 她)

 们查有依据, 现将公文格式及字体字号标准抄写如下, 以供参考:

  公文纸:

 一般采用 国内 通用 的 16 开型, 推荐采用 国际标准 A4 型,供张贴的公文用 纸幅度面尺寸, 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保密等级字体:

 一般用 3 号或 4 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

 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 3 号或 4 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

 大号黑体字、 黑变体字或标准体、 宋体字套色( 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

 一般采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

 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

 字体一般宋体、 黑体, 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

 一般采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

 常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

 常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

 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日 期的字体:

 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

 小于正文的的 4 号或小 4 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

 常用 3 号或 4 号黑体 [公文写作] 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公文写作]

 抄送机关的字体:

 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 ( 常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

 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 常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或小一号的文

 主标题( 又称一级标题)

 为二号宋体( 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以上为政府公文规定。

 且主标题以外的部份的标题和正文可采用 小三号字体, 但以三号为最正规。

 1、 密级用 三号黑体字

  2、 紧急程度, “特急” 、 “加急” 用 三号黑体字

  3、 文号用 四号仿宋体字加黑

  4、 签发人用 三号楷体字

  5、 标题用 二号宋体字加黑

  6、 大小标题号“一、 二、 三……” 用 三号黑体; “( 一)

 ( 二)( 三)

 ……” 用 三号仿宋体字

  7、 正文用 三号仿宋体字( 每页 19 行, 每行 25 个字)

 8、 批转( 转发、 印发)

 ……通知, 通知正文用 三号楷体字, 被批转( 转发、 印发)

 文件用 三号仿宋体字

  9、 附件标题用二号宋体字, 正文用 三号仿宋体字

  10、 印发传达范围用 三号仿宋体字

  11、 “主题词” 三个字用 三号黑体字; 词组用 三号宋体字

 12、 抄送机关名称用 四号仿宋体字

  13、 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 期用 四号仿宋体字; 印发份数用 五号仿宋体字

  公文各要素和标识简单介绍。

 一、 眉首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份数序号、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字号、 签发人等要素。

 1. 公文份数序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标识时, 用 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 第 1 行。

 2.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秘密等级是指涉密公文的保密程度, 分 “秘密” 、 “机密” 、 “绝密” 三级。

 新《办法》 规定, 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绝密” 、 “机密” 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秘密” 、 “机密” 、 “绝密” 公文均应标注保密期限。

 标识秘密等级时, 用 3 号黑体字, 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 第 1 行, 两字之间空 1 字; 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用 3 号黑体字, 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 第 1 行,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 “★” 隔开。

 3. 紧急程度。

 急件公文分为“特急” 、 “急件” 两种。

 其中, 电报应当分别标识“特提” 、 “特急” 、 “加急” 、 “平急” 。

 标识时,用 3 号黑体字, 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 第 1 行, 两字之间空 1 字; 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密程度, 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 第 1行, 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 第 2 行。

 4. 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件” 二字组成, 如“× × 省人民政府文件” 等。

 对一些特定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 函件)

 。

 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 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标识位置是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 25mm 处, 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在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 80mm 处。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还规定, 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 小标宋体字, 用 红色标识。

 字号一般应小于 22mmX 15mm。

 。

 联合行文时, 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 “文件” 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 上下居中排布。

 联合行文机关过多 时, 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5. 发文字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 年份、 序号组成, 如 “× 政发 〔1999〕82 号” , “× 政发” 指发文机关代字, “ 〔 1999〕

 ” 指年份, “ 82号” 指发文序号。

 整个意思就是× × 省人民政府在 1999 年所发的第 82号文件。

 标识位置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 2 行处, 用 3 号仿宋体字, 居中排布; 年份、 序号用 阿拉伯数码标识; 年代应用 全称, 用 六角 括号“〔〕 ”括入; 序号不编虚位, 即不编为 001, 不加“第” 字。

 6. 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 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发文字号居左空 1 字, 签发人姓名居右空 l 字; 签发人用 3 号仿宋体字, 签发人后标全角 冒号, 冒号后用 3 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 个签发人, 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 1 行, 其他签发人从第 2行起在与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对齐处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 同时,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同处一行, 并下移红色反线, 使红色反线与发文字号继续保持为 4mm。

  二、 主体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标题、 主送机关、 正文、 附件、 成文时间、 发文机关印章、 附注等要素。

  1. 公文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 概括而成的公文主要内 容和公文种类组成, 如《× × 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 、 《× ×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通知》 等。

 公文标题是文件内 容的高度概括, 文字要求准确、 简要、 概括, 书写时要居中书写, 用 2 号小标宋体字。

 回行时要注意做到词意完整, 排列居中对称, 间距恰当, 做到既有美感, 又要避免产生异义。

 除法规、 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 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 主送机关。

 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 书写时应当使用 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统称。

 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必须同时报送几个主送机关的, 可以用 抄送形式; 下行文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 但是,如果主送机关过多 , 则一般用 规范的统称, 如“各地行政公署, 各市、自 治州人民政府, 省政府各部门:

 ” 等。

 标识位置在标题下空 1 行处,左侧顶格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 回行时仍顶格; 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 冒号。

 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 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 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 抄送之上, 标识方法同抄送。

 3. 公文正文。

 标识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 每自 然段左空 2 字,回行顶格。

 数字、 年份不能回行。

  4. 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 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 2 字处, 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 后标全角 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 使用 阿拉伯数码,如“附件:

 1× × × × × × 、 ” 。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并在附件左上角 第 l 行顶格标识“附件” , 有序号时标识序号。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 应当在附件左上角 第 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 或带序号)

 。

 5. 成文日 期。

 以负 责人签发的日 期为准, 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 责人的签发日 期为准。

 电报以发出日 期为准。

 成文日 期需要完整写出年、 月 、 日 , 而且必须用 汉字书写( “零” 写为“O” )

 。

 成文时间标识时, 右边要空 4 字。

 6. 发文机关印章。

 按照《× × 省实施<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细则( 试行)

 》 “公文除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加盖发报专用 章外, 其他公文一律加盖印章。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盖印的位置一般应上距正文2mm~ 4mm。

 , 以端正、 居中、 下压成文时间为标准。

 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 采用 下套方式, 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 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 中套方式, 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联合行文的印章: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 应将成文时间拉开, 左右各空 7 字; 主办机关印章在前; 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

 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 相距不超过 3mm。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 3 个以上印章时, 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

 主办机关印章在前, 每排最多 排 3 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 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 均居中排布。

 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 2 字标识成文时间。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新《办法》规定, 联合上报的公文, 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而旧《办法》 只是规定,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7. 附注。

 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公文如有附注, 用 3 号仿宋体字, 居左空 2 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

 上行文的“请示” 文种中, 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三、 版记部分:

 主要标识主题词、 抄送机关、 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要素。

  1. 主题词。

 是进行文献标引 、 存储、 检索等工作的工具, 位于附注之下, 抄送机关之上, 它是实现机关办公自 动化, 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般的排列次序为:

 反映公文内 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的主题词在后。

 在单主题公文中, 反映公文中心内 容的主题词在前, 反映公文分述内 容的主题词在后; 在多 主题词公文中, 反映公文内 容的各主题词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

 主题词用 3 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 后标全角 冒号, 词目 用 3 号小标宋体字, 词目 之间空 1字。

 2. 抄送机关。

 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公文如有抄送, 在主题词下一行, 左空 1 字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 后标全角 冒号。

 抄送机关间用 逗号隔开, 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 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

 占 1 行位置, 用 3 号仿宋体字。

 印发机关左空 1 字, 印发时间右空 1 字。

 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 期为准, 用 阿拉伯数码标识。

 四、

 其他

  1. 格式中的几个用 线。

  (1) 在眉首与主体之间, 一般用 一条红色的间隔线。

 使用 这条线的区别是, 党的领导机关如中央、 省委、 地委、 县委文件的间隔线中间有一颗红角 星, 行政机关如国务院、 省政府、 市政府、 县政府的文件一般采用 一条连续的横线, 中间没有红角 星。

 这条线一般在发文字号下 4mm处与版心等宽, 采用 红色反线。

 ( 2)

 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黑色反线, 宽度同版心。

  2. 用 纸。

 公文用 纸一般采用 GBA 4 型, 成品幅面尺寸为 210mm ×297mm, 纸张定量为 60g/ m2 ~ 80g/ m2 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

 纸张白度为 85% ~ 90% , 横向耐折度大于或等于 15 次, 不透明度大于或等于 85% , PH 值为 7. 5~ 9. 5。

  3.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 应采取调整行距、 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 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 不得采取标识 “此页无正文” 的方法解决。

 4. 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

 ( 1)

 排版规格。

 正文用 3 号仿宋体字, 一般每面排 22 行, 每行排28 个字。

  ( 2)

 印刷要求。

 双面印刷, 页码套正, 两面误差不得超过 2mm。

 黑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 BI100% , 红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Y80% . M80% 。

 印品着墨实、 均匀, 字面不花、 不白、 无断划。

 ( 3)

 装订要求。

 公文应左侧装订, 不掉页。

 包本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 后背平整、 不空。

 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 4mm。

 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 1/ 4 处, 允许误差± 4mm。

 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 3mm~ 5mm。

  5. 页码:

 用 4 号半角 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 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处。

 数码左右各放一条 4 号一字线, 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 7mm。

 单页码居右空 1 字, 双页码居左空 1 字, 空白页与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篇二: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

机关政府部门公文格式标准 (最新版,建议收藏!)

  标题 :

  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一般用 2 号方正小标宋简体,多行时要居中排布,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行距:固定值 35 磅)

 正文:

  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

 正文一般用 三号仿宋 GB-2312 ,段落及格式如下图所示:

 一级标题:

 黑体(三号)

 “一”

  二级标题:楷体 GB-2312 加粗

 “(一)” 三级标题:三号仿宋 GB-2312 加粗

 “ 1. ”. . (1)

 一 、页面设置 1.选择“文件”——“页面设置”选择“页边距”附签,上:3.7 厘米,下:3.5 厘米,左:2.8厘米,右:2.6 厘米。

 2.选择“纸张”附签,“纸张大小”设成“A4”。

 3.选择“版式”附签,将“页眉和页脚”设置成“奇偶页不同”,在该选项前打“√”,“页脚”设置成“2.5 厘米”。

 4.选择“文档网格”附签,“字体设置”,“中文字体”设置为“仿宋”;“字号”设置成“三号”,单击“确定”按钮。

 5.进入“文档网格”附签,选中“指定行网格和字符网格”,将“每行”设置成“28”个字符;“每页”设置成“22”行。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就将版心设置成了以三号仿宋体为标准、每页 22 行、每行 28 个汉字的国家标准。

 二 、插入页码 码 1.选择“插入”——“页码”,“位置”设置为“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设置为“外侧”。

 2.然后单击“格式”按钮,“数字格式”设置为-1-,-2-,-3-显示格式,单击“确定”按钮,再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页码设置。

  3.双击页码,选中页码(包括左右两条短线),将页码字号设置成“四号”;字体为宋体的阿拉伯数字;奇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右空一个汉字,偶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左空一个汉字。

  三 、文号制作 1.平行文或下行文号:文号——三号仿宋、居中显示,编排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位置。

 2.上行文文号:文号——三号仿宋字体、左空一个字的距离;签发人——三号仿宋字体;签发人姓名——三号楷体、右空一个字的距离,编排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位置。

 注:文号一定要使用六角符号。六角符号插入方法:选择“插入”——“符号”——“符号”附签,找到六角符号后,将光标置于准备插入的地方,单击“插入”按钮即可。

 四 、公文正文排版 制作公文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根据实际需求,可以直接录入文字,也可以从其它软件中将文字复制进来,但必须遵循以下国家标准:

 1.标 题——2 号小标宋字体,居中显示,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

 2.主送机关——3 号仿宋字体,居左顶格,冒号使用全角方式,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

 3.正 文——3 号仿宋字体。

 4.文种结构层次——依次用“一、” “(一)” “1.” “(1)” 标注。一级标题用 3 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 3 号楷体,三级和四级和正文一样用 3 号仿宋。

 5.附件——是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3 号仿宋字体,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 2 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附件名称后不标注标点符号。

 6.发文机关署名——3 号仿宋字体,距最后一行正文内容 3 个空行放置,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

 7.成文日期——3 号仿宋字体,发文机关下方右空 4 个字格编排。

 8.印章——加盖端正,以成文日期中心为准,印章下端压成文日期。

 注:公文正文排版内容请参照“信函格式文件示意图”理解。

 五 、版记制作 1.选择“表格”——“插入”——“表格”,设置“列数”为 1,“行数”为 2。

 2.选中表格,单击鼠标右键——表格属性——“表格”附签,“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

 3.然后单击“边框和底纹”按钮,在“预览”窗口中将每行的下线选中,竖线取消;同时,设置第一行和最后一行下线的宽度为 1½磅,中间一行下线宽度为½磅,点击“确定”。

 4.进入“表格属性”——“列”附签,设置指定宽度为 15.6 厘米,点击确定。

 5.在制作成功的表格第一行,输入主送单位、抄送单位,用 4 号仿宋体字,编排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表格第二行,输入印发机关、印发日期,用 4 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后加“印发”二字。

 注:因现行的规范是要求公文双面打印的,因此公文的最后一页必定是偶数页,也就是如果公文在奇数页完结,则要版记排在背面的偶数页,否则背面偶数页空白,不是一个整体。

 附:机关正式公文格式图解

篇三: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

排版字体要求以及印制要求

  标题小标宋体 二号字

  正文仿宋三号字

  行间距一般设置“固定值”28 磅

  字间距一般不作要求

  政府公文格式及公文字体字号标准

  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 16 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 A4型供张贴的公文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惯例政府文件用 A4 纸党委文件用 16K。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 3 号或 4 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 号或 4 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 4 号或小 4 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 3 号或 4 号黑体 [公文写作]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公文写作] 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 3 号或4 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

 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以上为政府公文规定。且主标题以外的部份的标题和正文可采用小三号字体但以三号为最正规。

 1、密级用三号黑体字

  2、紧急程度“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

  3、文号用四号仿宋体字加黑

  4、签发人用三号楷体字

  5、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

  6、大小标题号“一、二、三……”用三号黑体 “一二三……”用三号仿宋体字

  7、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每页 19 行每行 25 个字

 8、批转转发、印发……通知通知正文用三号楷体字被批转转发、印发文件用三号仿宋体字

  9、附件标题用二号宋体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

  10、印发传达范围用三号仿宋体字

  11、“主题词”三个字用三号黑体字词组用三号宋体字

  12、抄送机关名称用四号仿宋体字

  13、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用四号仿宋体字印发份数用五号仿宋体字 公文各要素和标识简单介绍。

 一、眉首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

 1公文份数序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标识时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 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秘密等级是指涉密公文的保密程度分“秘密”、“机密”、“绝密”三级。新《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秘密”、“机密”、“绝密”公文均应标注保密期限。标识秘密等级时用 3 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两字之间空 1 字如需同时标识秘

 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 3 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紧急程度。

 急件公文分为“特急”、“急件”两种。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识“特提”、“特急”、“加急”、“平急”。标识时用 3 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两字之间空 1 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密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2 行。

 4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件”二字组成如“××省人民政府文件”等。对一些特定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函件。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标识位置是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 25mm 处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在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 80mm 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还规定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一般应小于 22mmX 15mm。。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联合行文机关过多时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5发文字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如“×政发„1999‟82 号”“×政发”指发文机关代字“ „1999‟ ”指年份“ 82 号”指发文序号。整个意思就是××省人民政府

 在 1999 年所发的第 82 号文件。标识位置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 2 行处用 3 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代应用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不编为 001不加“第”字。

 6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 1 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 l 字签发人用 3 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 3 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 1 行其他签发人从第 2 行起在与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对齐处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同时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同处一行并下移红色反线使红色反线与发文字号继续保持为 4mm。

 二、主体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发文机关印章、附注等要素。

 1公文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概括而成的公文主要内容和公文种类组成如《××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通知》等。公文标题是文件内容的高度概括文字要求准确、简要、概括书写时要居中书写用 2 号小标宋体字。回行时要注意做到词意完整排

 列居中对称间距恰当做到既有美感又要避免产生异义。除法规、 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 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主送机关。

 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书写时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必须同时报送几个主送机关的可以用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但是如果主送机关过多则一般用规范的统称如“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等。标识位置在标题下空 1 行处左侧顶格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 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 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3公文正文。

 标识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 2 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 2 字处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 l 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 1 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5成文日期。

 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需要完整写出年、 月、 日 而且必须用汉字书写  “零” 写为 “O”  。成文时间标识时右边要空 4 字。一般惯例政府文件日期为大写数字如“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党委文件日期为小写数字如“1999 年 10 月 1 日”。

 6发文机关印章。

 按照《××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试行》“公文除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加盖发报专用章外其他公文一律加盖印章。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盖印的位置一般应上距正文 2mm4mm。以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为标准。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联合行文的印章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 7 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 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 3 个以上印章时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 3 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 2 字标识成文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办法》规定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而旧《办法》只是规定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7附注。

 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公文如有附注用 3 号仿宋体字居左空 2 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上行文的“请示”文种中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三、版记部分

 主要标识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要素。

 1主题词。

 是进行文献标引、存储、检索等工作的工具位于附注之下抄送机关之上它是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的排列次序为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的主题词在后。在单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分述内容的主题词在后在多主题词公文中反映公文内容的各主题词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主题词用 3 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 3 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 1 字。

 2抄送机关。

 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公文如有抄送 在主题词下一行 左空 1 字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 1 行位置用 3 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 1 字印发时间右空1 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四、其他

 1格式中的几个用线。

 (1)在眉首与主体之间一般用一条红色的间隔线。使用这条线的区别是党的领导机关如中央、省委、地委、县委文件的间隔线中间有一颗红角星 行政机关如国务院、 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的文件一般采用一条连续的横线中间没有红角星。这条线一般在发文字号下 4mm 处与版心等宽采用红色反线。

 2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黑色反线宽度同版心。

 2用纸。

 公文用纸一般采用 GBA 4 型成品幅面尺寸为 210mm ×297mm纸张定量为 60gm2 80gm2 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

 纸张白度为8590,横向耐折度大于或等于15次不透明度大于或等于 85PH 值为 7.59.5。

 3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 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 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4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

 1排版规格。正文用 3 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 22 行每行排 28 个字。

 2印刷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黑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 BI100红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 Y80M80。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

 3装订要求。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包本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 4mm。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 14 处允许误差±4mm。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5mm。

 5页码。

 用 4 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处。数码左右各放一条 4 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 7mm。单页码居右空 1 字双页码居左空 1 字空白页与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篇四: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

文的文面、 用纸、 排印、 装订格式

  公文格式, 一般由公文的文面格式、 用纸格式和排印装订格式 3 部分组成。

  ( 一)

 公文的文面格式

 公文文面格式是指公文中各要素( 各组成部分)

 的搭配、 排列和标识规则, 包括版面安排、 字体型号、 各要素的标识排序等。

 目 前, 各类机关的通用公文的格式大体相同。

 党政机关通用公文的文面格式由版头、 份号、 密级、 保密期限、 发往地址、 紧急程度、 发文字号、 签发人、 收发报序号、 公文标题、 主送机关、 正文、 附件名 称、 发文机关署名 、 成文日 期、 印章、 印发传达范围( 附注)

 、附件、 主题词、 抄送机关、 印制版记 21 个要素组成。

 这 21 个要素按其所在的位置, 又可分成眉首( 文头)

 部分( 前 9 个要素)

 、 主体部分( 中间 9 个要素)

 、版记( 文尾)

 部分( 最后 3 个要素)

 。

  眉首部分, 位于公文首页上部, 一般占整个页面的 1/3 左右。

 党的机关用特定版头制发的公文, 眉首部分与主体部分用两条各长 60. 5mm、 宽 0. 7mm 的红色横线中间加 2 号实体五角星隔开; 行政机关的公文用一条长 159mm、 宽 0. 7mm的红色横线隔开, 中间没有五角星; 用电报传送的公文, 眉首部分与主体部分用两条平行的黑色横线( 密码电报为红色)

 隔开。

 用 A4 型公文纸, 国家标准规定上报公文的眉首部分占 55. 89%, 即 166 毫米。

  主体部分位于眉首部分以下, 版记部分之上。

  版记部分位于公文最后一页下端, 其中, 印制版记包括印发机关、 印发时间和印发份数 3 项内容( 行政机关的公文只有前两项内容)

 。

  1. 版头

 版头, 又叫 发文机关标识, 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红头” 。

 版头是特定的、法定的、 专用的, 象征着领导机关的权威, 起到增加公文庄重色彩和严肃性, 识别发文机关、 公文级别、 重要程度, 以引 起受文者注意的作用。

 不同的机关, 不能共用版头, 但规格样式是相同的, 只是表示的发文机关不同。

  党的机关公文版头的主要形式有两种:

 一种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 二字组成, 例如, “中共益阳市资阳区委文件” ; 一种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圆括号标注文种组成, 例如, “中国共产党益阳市资阳区委员 会( 通知)

 ” 。

 版头字居中排印在公文首面上部, 一般用长牟体字或长宋体字套红印制, 每个字的长度在 1522 毫米之间, 宽度根据字数多少确定, 但都要小于“中共中央文件” 字样。

 版头字、 五角星与横隔线应美观、 庄重、 大方。

 版头一经确定, 必须长期固定使用, 一般情况下不作变动, 更不得随意变动。

  党的机关使用公文版头应注意 4 个问题:

 一是以党委或以党委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 分别应与版头一致, 即党委的文件使用党委文件的版头, 党委办公室的文件使用党委办公室文件的版头, 两者不能混淆; 二是发文字号特别是发

  文机关代字与对应的版头应一致, 如“益资发” 用“中共益阳市资阳区委文件”的版头, “益资委” 、 “益资委干” 用“中国共产党益阳市资阳区委员 会( × × )

 ”版头; 三是版头圆括号中标注的文种应与标题中的文种和最后一个主题词一致,即三者同一; 四是党委、 党委办公室与其他任何一个同级机关联合行文, 均只用党委或党委办公室的公文版头。

 这是由党的机关的领导地位决定的。

  发文机关全称应以批准该机关成立的文件核定的名 称为准; 规范化简称应由该机关的上级机关规定, 由本机关自 定的, 一定要明示其他机关, 不能只是自 己使用而别人不认同。

  2. 份号

 份号, 即份数序号, 是同一件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

 在党的机关, 用特定版头印发的秘密公文均应标注份号, 不是用特定版头印制的秘密公文, 有条件的也应标注份号。

 份号从 NO. 000001 号开始, 用 6 位阿拉伯数字标注于公文首页左上角。

  秘密公文印制份号的目 的是:

 便于对秘密公文进行管理和利用。

 凡是秘密公文, 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

  34. 密级与保密期限

 密级, 即公文的秘密等级。

 公文中的密级分为绝密、 机密、 秘密 3 个等级。

 秘密可划分为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其中, 国家秘密划分为绝密、 机密、 秘密 3 个等级, 商业秘密划分为“商业机密” 、 “商业秘密” 2 个等级。

 有秘密事项的公文应确定密级。

 用特定版头印发的公文, 密级用 3 号黑体字标注。

 党的机关的公文, 密级标注在份号下方, 两字之间空 1 字; 行政机关的公文, 密级标注在公文首页右上角。

 如需同时标注秘密等级与保密期限, 党政机关的公文, 都用3 号黑体字顶格标注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 秘密等级中间不空格, 并与保密期限之间用“” 隔开。

 比如:

 “机密 3 年” 。

  5. 紧急程度( 等级)

  紧急程度( 等级)

 , 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

 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办理时间要求叫 紧急程度, 用电传方式发布的公文办理时间的要求叫 等级。

 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党的机关的紧急公文, 分别标明“特急” 、 “加急” , 用3 号黑体字顶格标注于公文首页版心右上角, 两字之间空 1 字; 行政机关的紧急公文, 分别标明“特急” 、 “急件” , 用 3 号黑体字标注于公文首页版心右上角第 2 行, 如果该件公文无密级, 则标注在第 1 行。

  确定公文的紧急程度( 等级)

 应实是求是, 防止随意性。

  6. 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是公文的代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 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 3 部分组成, 是每一个用特定版头制发的公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到便于识别公文、 发文机关、 发文年度和便于登记、 管理、 使用的作用。

 其中, 发文机关代字由发文机关所在行政区( 管辖地)

 地方代字、 发文机关代字和公文类别代字 3 部分组成, 有的可省略发文机关代字或公文类别代字, 但发文机关所在行政

  区地方代字不能省略。

 例如, “益资发” , 用“益资” 做发文机关所在行政区代字, 省略了 发文机关代字“委” , “发” 是文件类别字; “益资委” 中的“委”是发文机关代字, 即“中国共产党益阳市资阳区委员 会” , 省略了 文件类别代字。发文机关代字不能与同级机关的机关代字相同, 例如, 同级统战部与统计局, 不能都用“统” 字做机关代字, 应分别用“统战” 、 “统计” 做机关代字。

 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发文年度号标注在六角括号内。

 发文年度应标全称, 不能简称, 例如, “〔 2005〕 ” 不能简写为“〔05〕 ” 。

 发文顺序号分年度从 1 号起, 按公文的签发时间的先后依次编号, 不能跳号, 不留有空号, 不随意编号, 不编虚位( 即“1” 不编为“001” )

 , 不加“第” 字。

  使用发文字号, 应注意 3 个问题:

 一是发文字号一经确定, 应长期固定使用。

 二是联合行文, 一般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三是用特定版头印制的公文的发文字号, 党的机关的用 4 号仿宋体、 行政机关的用 3 号仿宋体字标注于版头( 发文机关标识)

 下空 2 行红色横隔线之上。

 下行文、 平行文的居中标注;上行文的标注于左侧, 与右侧的“签发人” 对称, 左右边各空 1 字排印。

  7. 签发人

 上报公文( 主要指请示、 报告)

 应标注签发人姓名 , 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发文字号居左空 1 字, 签发人姓名 居右空 1 字; 签发人由“签发人” 3字加全角冒号与签发人姓名组成, 标注于公文发文机关标识( 版头)

 下空 2 行红色横隔线之上。

 党的机关的公文用 4 号仿宋体字标注。

 某些重要的公文有会签人的, 还应在签发人右侧用 4 号仿宋体字标注会签人及其姓名 。

  上报公文标注签发人的目 的, 是为了 加强单位领导人对公文所负 的责任, 使之认真把好公文关。

  标注公文签发人应注意 2 个问题:

 一是联合行文, 有多个签发人, 一般是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 置于第 1 行, 其他签发人姓名 从第 2 行起在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 之下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 下移红色横隔线; 会签人的标注方法同签发人。

 二是签发人是指机关签发公文的领导人中最高职务者。

  8. 标题

 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名 称( 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 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 位于红色横隔线下方空 2 行排印。

 主标题用 2 号小标宋体字, 副标题用 3 号楷体字, 居中排印。

 回行时应做到词意完整, 排列对称, 间距恰当。

 公文的标题应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做到规范、 简洁、 无歧义。

  在处理公文标题时应注意 3 个问题:

 一是联合行文时各联署机关名 称排序, 一般情况下, 主办机关的名 称排在前面, 其余依次排列。

 二是在有双文种的公文( 又叫 复合性公文)

 中, 应简化标题。

 三是标题中一般不用除书名 号以外的标点符号。

  9. 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 即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 应当用全称, 或规范化简称, 或同类型机关统称; 在标题下空 1 行, 左侧顶格用 3 号仿宋体字排印, 回行时顶格;

  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 称之后用全角冒号。

 国家标准规定:

 “如主送机关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 应将主送机关名 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 抄送机关之上, 标识方法同抄送。

 ”

  普发性公文, 主送机关名 称用统称, 并做到规范、 稳定。

 在党政机关常用的公文中, 只有通知、 报告、 请示、 批复、 议案、 函 6 种公文标注主送机关;决议、 决定、 指示、 命令( 令)

 、 意见、 公报、 公告、 通告、 规定、 细则、 会议纪要、 工作要点 12 种公文不标注主送机关; 通报可标注可不标注主送机关, 即一般情况下不标注主送机关, 但表彰先进、 批评错误、 通报人大和政协选举结果,可标注主送机关。

  10. 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 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位于主送机关下方; 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公文, 正文位于成文日 期下方。

 县级及基层党的机关不标注主送机关的公文, 正文在标题之下空 1 行排印。

 数字、 年份不能回行。

  正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 即:

 第一层为“一、 ” , 第二层为“( 一)

 ” , 第三层为“1. ” , 第四层为“( 1)

 ” 。

 常见的错误有:

 ①第一层次用“( 一)

 ” ; 第三层次的“1. ” 写成了 “1、 ” , 把小圆点写成了 顿号。

 ②第一层次用“一、 ” , 第二次用“( 1)

 ” , 跳跃了 两级。

 在正文层次不多的情况下, 第一级用“一、 ” , 第二级可用 “1. ” , 但不能用 “( 1)

 ” 。

 为简化层次, 正文中尽量不用多层次结构。

  正文的排印只能用宋、 黑、 楷、 仿宋 4 种字体, 均用 3 号字印制。

 正文中只有一级小标题的, 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 有两级小标题的, 第一级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 第二级小标题用楷体字排印; 有多级小标题的, 第一级小标题用小标宋体字排印, 第二级小标题用黑体字排印, 第三级小标题用楷体字排印, 第四级小标题用仿宋体字排印。

 除小标题之外的正文文字, 有双文种的, 第一文种的正文用 3 号楷体字排印, 第二文种的正文用 3 号仿宋体字排印。

  法规性公文的编、 章、 节的序号及标题居中排印, 占两行; 非法规性公文的小标题的第一行与正文的每一个自 然段的第一行左边空两个字排印, 行距相同。

 独立成段的小标题, 末尾无标点符号; 小标题之后接着排印正文的, 末尾用句号。

篇五: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

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页边距 (国家标准)

 标题:小标宋体 二号字 正文:仿宋 三号字 行间距:一般设置“固定值”28 磅 字间距:一般不做要求(军用文书有每行多少字,每页多少行的要求) 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 16 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 A4 型,供张贴的公文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 3 号或 4 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 号或 4 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 号或 4 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 4 号或小 4 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 3 号或 4 号黑体 [公文写作]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公文写作] 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 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以上为政府公文规定。且主标题以外的部份的标题和正文可采用小三号字体,但以三号为最正规。

 1、密级用三号黑体字 2、紧急程度,“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 3、文号用四号仿宋体字加黑 4、签发人用三号楷体字 5、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 6、大小标题号“一、二、三……”用三号黑体;“(一)(二)(三)……”用三号仿宋体字 7、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每页 19 行,每行 25 个字) 8、批转(转发、印发)……通知,通知正文用三号楷体字,被批转(转发、印发)文件用三号仿宋体字 9、附件标题用二号宋体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 10、印发传达范围用三号仿宋体字 11、“主题词”三个字用三号黑体字;词组用三号宋体字 12、抄送机关名称用四号仿宋体字 13、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用四号仿宋体字;印发份数用五号仿宋体字 公文各要素和标识简单介绍。

 一、眉首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

 1.公文份数序号。

 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标识时,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 1 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秘密等级是指涉密公文的保密程度,分“秘密”、“机密”、“绝密”三级。新《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秘密”、“机密”、“绝密”公文均应标注保密期限。标识秘密等级时,用 3 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两字之间空 1 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 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紧急程度。

 急件公文分为“特急”、“急件”两种。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识“特提”、“特急”、“加急”、“平急”。标识时,用 3 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两字之间空 1 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密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 行。

 4.发文机关标识。

 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件”二字组成,如“××省人民政府文件”等。对一些特定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函件)。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标识位置是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25mm 处,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在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 80mm 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还规定,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一般应小于 22mmX 15mm。。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联合行文机关过多时,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5.发文字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如“×政发〔1999〕82 号”,“×政发”指发文机关代字,“ 〔1999〕 ”指年份,“ 82 号”指发文序号。整个意思就是××省人民政府在 1999 年所发的第 82 号文件。标识位置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 2 行处,用 3 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代应用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不编为 001,不加“第”字。(在日常文件中,没有认真学习过的,这一部分出现错误的比较多) 6.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 1 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 l 字;签发人用 3 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 3 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如有多个签发人,

 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置于第 1 行,其他签发人从第 2 行起在与主办单位签发人姓名对齐处按发文机关顺序依次顺排,同时,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同处一行,并下移红色反线,使红色反线与发文字号继续保持为 4mm。

 二、主体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发文机关印章、附注等要素。

 1.公文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概括而成的公文主要内容和公文种类组成,如《××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通知》等。公文标题是文件内容的高度概括,文字要求准确、简要、概括,书写时要居中书写,用 2 号小标宋体字。回行时要注意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居中对称,间距恰当,做到既有美感,又要避免产生异义。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主送机关。

 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书写时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必须同时报送几个主送机关的,可以用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但是,如果主送机关过多,则一般用规范的统称,如“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等。标识位置在标题下空 1 行处,左侧顶格用 3 号仿宋

 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3.公文正文。

 标识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 2 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 2 字处,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 l 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 1 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5.成文日期。

 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需要完整写出年、月、日,而且必须用汉字书写(“零”写为“O”)。成文时间标识时,右边要空 4 字。

 6.发文机关印章。

 按照《××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试行)》“公文除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加盖发报专用章外,其他公文一律加盖印章。单一

 机关制发的公文盖印的位置一般应上距正文 2mm~4mm。,以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为标准。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联合行文的印章: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 7 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 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 3 个以上印章时,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 3 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 2字标识成文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办法》规定,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而旧《办法》只是规定,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7.附注。

 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公文如有附注,用 3 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 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上行文的“请示”文种中,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三、版记部分 主要标识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要素。

 1.主题词。

 是进行文献标引、存储、检索等工作的工具,位于附注之下,抄送机关之上,它是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

 环节。一般的排列次序为: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的主题词在后。在单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分述内容的主题词在后;在多主题词公文中,反映公文内容的各主题词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主题词用 3 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 3 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 1 字。

 2.抄送机关。

 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 1 字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 1 行位置,用 3 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 1 字,印发时间右空 1 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四、其他 1.格式中的几个用线。

 (1)在眉首与主体之间,一般用一条红色的间隔线。使用这条线的区别是,党的领导机关如中央、省委、地委、县委文件的间隔线中间有一颗红角星,行政机关如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的文件一般采用一条连续的横线,中间没有红角星。这条线一般在发文字号下 4mm处与版心等宽,采用红色反线。

 (2)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黑色反线,宽度同版心。

 2.用纸。

 公文用纸一般采用 GBA 4 型,成品幅面尺寸为 210mm ×297mm,纸张定量为 60g/m2 ~80g/m2 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纸张白度为85%~90%,横向耐折度大于或等于 15 次,不透明度大于或等于 85%,PH 值为 7.5~9.5。

 3.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4.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

 (1)排版规格。正文用 3 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 22 行,每行排 28个字。

 (2)印刷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 2mm。黑色 油 墨 应 达 到 色 谱 所 标 BI100% , 红 色 油 墨 应 达 到 色 谱 所 标Y80%.M80%。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

 (3)装订要求。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包本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 4mm。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 1/4 处,允许误差±4mm。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 3mm~5mm。

 5.页码。

 用 4 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处。数码左右各放一条 4 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 7mm。单页码居右空 1 字,双页码居左空 1 字,空白页与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一、常用的公文种类 1. 通知。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2. 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3. 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4. 会议纪要。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

 5. 决议。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6. 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7. 通报。表扬先进,批评错误 , 传达重要精神 , 交流重要情况。

 8. 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9. 批复。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0. 条例。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度。

 11. 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12. 意见。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

 13. 公告。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14. 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二、常用公文的写作格式 我们常用公文包括:报告、请示、通知、规定、函。

 ( 一 ) 《报告》写作要点 :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用陈述性公文。

 1. 标题:制发机关+事由+报告;报告前可加“紧急”。

 2. 正文:一是事由:直陈其事,把情况及前因、后果写清楚。二是事项:写工作步骤、措施、效果。也可以写工作的意见、建议或应注意的问题。

 3. 结尾:可写“特此报告”“专此报告”,后面不用任何标点符号,或“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或“以上报告,请指示”

 等语。注意事项:概述事实,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实事求是,有针对性。

 (二)《请示》写作要点: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期复性公文。

 1. 标题:制发机关名称+事由+请示。

 2. 正文 : 一是...

篇六: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

机关政府部门公文格式标准 (2022 年最新版,建议收藏!)

 1 1 、 公文格式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 GB/T 148 中规定的 A4 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 mm×297 mm。

 页边与版心尺寸 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 37 mm±1 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 28mm±1mm,版心尺寸为 156 mm×225 mm。

 字体和字号 如无特殊说明,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 3 号仿宋体字。

 行数和字数 一般每面排 22 行,每行排 28 个字,并撑满版心。

  标题 :

  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一般用 2 2 号 方正 小标宋 简 体,多行时要居中排布,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行距:固定值 35 磅)

 正文:

  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 使用 。

 正文一般用 三号仿宋 GB- - 2312 ,段落及格式如下图所示:

 一级标题:

 黑体(三号)

 “一”

  二级标题:楷体 GB-2312 加粗

 “(一)” 三级标题:三号仿宋 GB-2312 加粗

 “ 1. ”. . (1)

 一、主体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发文机关印章、附注等要素。

 1.公文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概括而成的公文主要内容和公文种类组成,如《××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通知》等。公文标题是文件内容的高度概括,文字要求准确、简要、概括,书写时要居中书写,用 2 号小标宋体字。回行时要注意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居中对称,间距恰当,做到既有美感,又要避免产生异义。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主送机关。

 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书写时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必须同时报送几个主送机关的,可以用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但是,如果主送机关过多,则一般用规范的统称,如“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等。标识位置在标题下空 1 行处,左侧顶格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3.公文正文。

 标识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 2 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 2 字处,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 l 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 1 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5.成文日期。

 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需要完整写出年、月、日,而且必须用汉字书写(“零”写为“O”)。成文时间标识时,右边要空 4 字。

 6.发文机关印章。

 按照《××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试行)》“公文除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加盖发报专用章外,其他公文一律加盖印章。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盖印的位置一般应上距正文 2mm~4mm。,以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为标准。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联合行文的印章: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 7 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 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 3 个以上印章时,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 3 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 2 字标识成文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办法》规定,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而旧《办法》只是规定,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7.附注。

 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公文如有附注,用 3 号仿宋体字,居左空 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上行文的“请示”文种中,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二、版记部分 主要标识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要素。

 1.主题词。

 是进行文献标引、存储、检索等工作的工具,位于附注之下,抄送机关之上,它是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的排列次序为:反映公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形式的主

 题词在后。在单主题公文中,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分述内容的主题词在后;在多主题词公文中,反映公文内容的各主题词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主题词用 3 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 3 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 1 字。

 2.抄送机关。

 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 1 字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 1 行位置,用 3 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 1 字,印发时间右空 1 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三、其他 1.格式中的几个用线。

 (1)在眉首与主体之间,一般用一条红色的间隔线。使用这条线的区别是,党的领导机关如中央、省委、地委、县委文件的间隔线中间有一颗红角星,行政机关如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的文件一般采用一条连续的横线,中间没有红角星。这条线一般在发文字号下 4mm 处与版心等宽,采用红色反线。

 (2)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黑色反线,宽度同版心。

 2.用纸。

 公文用纸一般采用 GBA 4 型,成品幅面尺寸为 210mm ×297mm,纸张定量为 60g/m2 ~80g/m2 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纸张白度为 85%~90%,横向耐折度大于或等于 15 次,不透明度大于或等于 85%,PH 值为 7.5~9.5。

 3.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

 正文”的方法解决。

 4.排版规格与印制装订要求。

 (1)排版规格。正文用 3 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 22 行,每行排 28个字。

 (2)印刷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 2mm。黑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 BI100%,红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标 Y80%.M80%。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

 (3)装订要求。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包本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 4mm。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 1/4 处,允许误差±4mm。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 3mm~5mm。

 5.页码。

 用 4 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处。数码左右各放一条 4 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 7mm。单页码居右空 1字,双页码居左空 1 字,空白页与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一 、页面设置 1.选择“文件”——“页面设置”选择“页边距”附签,上:3.7 厘米,下:3.5 厘米,左:2.8厘米,右:2.6 厘米。

  2.选择“纸张”附签,“纸张大小”设成“A4”。

 3.选择“版式”附签,将“页眉和页脚”设置成“奇偶页不同”,在该选项前打“√”,“页脚”设置成“2.5 厘米”。

  4.选择“文档网格”附签,“字体设置”,“中文字体”设置为“仿宋”;“字号”设置成“三号”,单击“确定”按钮。

 5.进入“文档网格”附签,选中“指定行网格和字符网格”,将“每行”设置成“28”个字符;“每页”设置成“22”行。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就将版心设置成了以三号仿宋体为标准、每页 22 行、每行 28 个汉字的国家标准。

 二 、插入页号 1.选择“插入”——“页码”,“位置”设置为“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设置为“外侧”。

 2.然后单击“格式”按钮,“数字格式”设置为-1-,-2-,-3-显示格式,单击“确定”按钮,再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页码设置。

  3.双击页码,选中页码(包括左右两条短线),将页码字号设置成“四号”;字体为宋体的阿拉伯数字;奇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右空一个汉字,偶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左空一个汉字。

  三 、文号制作 1.平行文或下行文号:文号——三号仿宋、居中显示,编排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位置。

 2.上行文文号:文号——三号仿宋字体、左空一个字的距离;签发人——三号仿宋字体;签发人姓名——三号楷体、右空一个字的距离,编排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二行位置。

 注:文号一定要使用六角符号。六角符号插入方法:选择“插入”——“符号”——“符号”附签,找到六角符号后,将光标置于准备插入的地方,单击“插入”按钮即可。

 四 、公文正文排版 制作公文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根据实际需求,可以直接录入文字,也可以从其它软件中将文字复制进来,但必须遵循以下国家标准:

 1.标 题——2 号小标宋字体,居中显示,编排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

 2.主送机关——3 号仿宋字体,居左顶格,冒号使用全角方式,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

 3.正 文——3 号仿宋字体。

 4.文种结构层次——依次用“一、” “(一)” “1.” “(1)” 标注。一级标题用 3 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 3 号楷体,三级和四级和正文一样用 3 号仿宋。

 5.附件——是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3 号仿宋字体,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 2 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附件名称后不标注标点符号。

 6.发文机关署名——3 号仿宋字体,距最后一行正文内容 3 个空行放置,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编排。

 7.成文日期——3 号仿宋字体,发文机关下方右空 4 个字格编排。

 8.印章——加盖端正,以成文日期中心为准,印章下端压成文日期。

 注:公文正文排版内容请参照“信函格式文件示意图”理解。

 五 、版记制作 1.选择“表格”——“插入”——“表格”,设置“列数”为 1,“行数”为 2。

 2.选中表格,单击鼠标右键——表格属性——“表格”附签,“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

  3.然后单击“边框和底纹”按钮,在“预览”窗口中将每行的下线选中,竖线取消;同时,设置第一行和最后一行下线的宽度为 1½磅,中间一行下线宽度为½磅,点击“确定”。

 4.进入“表格属性”——“列”附签,设置指定宽度为 15.6 厘米,点击确定。

  5.在制作成功的表格第一行,输入主送单位、抄送单位,用 4 号仿宋体字,编排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表格第二行,输入印发机关、印发日期,用 4 号仿宋体字,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后加“印发”二字。

 注:因现行的规范是要求公文双面打印的,因此公文的最后一页必定是偶数页,也就是如果公文在奇数页完结,则要版记排在背面的偶数页,否则背面偶数页空白,不是一个整体。

 六 、打印设置 机关公文打印采用双面印刷,左侧装订,现有大部分打印设备只具备单面打印功能,请按以下步骤设置文本打印。

 1.选择“文件”——“打印”——“打印(R)”,设置奇数页,点击“确定”。

  2.将打印完毕的奇数页文件,空白背面按顺序叠放,放置打印设备送纸盒。

 3. 选择“文件”——“打印”——“打印(R)”,设置偶数页,点击“确定”。

 上述版面设置方法是拟制各种公文的前提条件,也是“套打”输出红头文件首页的基础。为便于理解,后附公文格式图解说明,请参照学习。

 附:机关正式公文格式图解

 公文的写作格式及范文参考模板

  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

 函的写作格式

  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询问和答复问题,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等。

  公函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日期、函告的事项、结语等。

  ①标题

  事由**(《关于一般发函为文种组成。文种或者事由、事由、一般由发文机关、;的函》)

  ②正文

  希望和要求,如:;商洽、询问、答复的事项和问题;一般包括三层:简要介绍背景情况等。

 函的写作范例

 四川省电力工业局 关于在宝珠寺水电站库区进行开发有关意见的函

  广元市人民政府:

 XX 水库已基本形成。XX 年年底首台机组投产发电,X 月开始蓄水……。

 目前库区有关部门正积极筹划在宝珠寺水电站库区发展旅游业和养殖业。为保障水库和大坝的安全运行,据了解……。现将我局有关意见函告如下。

 一、宝珠寺水电站是由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工程。

  ……

  二、……

  三、凡是在水库以内的任何开发和经营活动

  ……

  特此函告。感谢贵府及其它各级地方政府对电力部门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以上意见予以帮助。

 XXXXXXX 20XX 年 X 月 X 日

  关于鄂穗两地携手联合打捞中山舰的函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专此函达,请答复。

 XX 市人民政府

 X X 年 X 月 x 日

 指示性通知( 通知格式) :

 北京积水潭医院关于××××××的通知

  各科室:

 ××××××××...

篇七: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

格式及公文字体字号标准

  公文格式及公文字体字号标准[第 1 页/共 2 页]

 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 16 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 a4 型,供张贴的公文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 3 号或 4 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 号或 4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 振 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 揖 号或 4 号仿宋体)

  趟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 鉴 宋体、黑体,字号要大 遮 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 仗 关的字体:一般采用 3 止 号或 4 号仿宋体 正文的 菠 字体:常用 3 号或 4 号 遗 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 灾 用 3 号或 4 号仿宋体

 贮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 产 号与正文相同(3 号或 应 4 号仿宋体)

  日期 栈 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 裙 文相同(3 号或 4 号仿 绩 宋体)

  注释的字体 肝 :小于正文的的 4 号或 公 小 4 号仿宋体

 主题 医 词的字体:常用 3 号或 干 4 号黑体公文写作公文 汇 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 检 公文写作

  抄送机关 治 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 布 字号相同(常用 3 号或 秧 4 号仿宋体)或小一号 份 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 防 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 屹 体字号相同(常用 3号 嘶 或 4 号仿宋体)或小一 直 号的文 主标题(又称一 柱 级标题)为二号宋体( 龙 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 具 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 影 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 君 仿宋。

  以上为政府 加 公文规定。且主标题以 答 外的部份的标题和正文 茸 可采用小三号字体,但 级 以三号为最正规。

 1、 瞄 密级用三号黑体字

  朋 2、紧急程度,“特急 让 ”、“加急”用三号黑 唱 体字 3、文号用四号仿 嘉 宋体字加黑 4、签发人 洋 用三号楷体字 5、标题 谁 用二号宋体字加黑

  绑 6、大小标题号“一、 牙 二、三……”用三号黑 孤 体;“(一)(二)( 囚 三)……”用三号仿宋 庭 体字

  7、正文用三 赤 号仿宋体字(每页 19 裴 行,每行 25 个字)

 慰

 8、批转(转发、印 床 发)……通知,通知正 茹 文用三号楷体字,被批 馆 转(转发、印发)文件 判 用三号仿宋体字

 9 猪 、附件标题用二号宋体 薄 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 嗅 字 10、印发传达范围 涣 用三号仿宋体字

  1 盲 1、“主题词”三个字 现 用三号黑体字;词组用 提 三号宋体字 12、抄送 岳 机关名称用四号仿宋体 洱 字

  13、印发机关 寻 名称和印发日期用四号 桓 仿宋体字;印发份数用 祈 五号仿宋体字

  公文 郧 各要素和标识简单介绍 牺 。一、眉首部分主要标 裔 识公文份数序号、秘密 旁 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 肌 程度、发文机关标识、 漂 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 咬 素。1.公文份数序号 七 。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 腐 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 讶 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标 毡 识时,用阿拉伯数码顶 妈 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 桂 1 行。2.秘密等级和 单 保密期限。秘密等级是 湛 指涉密公文的保密程度 党 ,分“秘密”、“机密 沾 ”、“绝密”三级。新 集 《办法》规定,涉及国 抠 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 增 密级和保密期限,“绝 章 密”、“机密”级公文 绢 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葱 “秘密”、“机密”、 语“绝密”公文均应标注 乍 保密期限。标识秘密等 酣 级时,用 3号黑体字, 蓬 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 血 第 1 行,两字之间空 1 愈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 土 等级和保密期限,用 3 梅 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 篷 版心右上角第 1 行,秘 沏 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 枣用“★”隔开。3.紧 帐 急程度。急件公文分为 碟 “特急”、“急件”两 诱 种。其中,电报应当分 眩 别标识“特提”、“特 够 急”、

 “加急”、“平 皱 急”。标识时,用 3 号 输 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 汤心右上角第 1 行,两字 价 之间空 1 字;如需同时 旺 标识秘密等级与紧密程 拄 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 院 在版心右上角第 1 行, 洒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 效 心右上角第 2 行。4. 咬 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 灵 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 扑 和“文件”二字组成, 掺 如“省人民政府文件” 泳 等。对一些特定公文可 穴 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 赋 函件)。发文机关标识 周 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 拄 或规范化简称。标识位 挟 置是上边缘到版心上边 止 缘 25mm 处,上报的 铸 公文发文机关标识在上 挠 边缘到版心上边缘 80 裹 mm 处。国家质量技术 淫 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 猴 政机关公文格式》还规 宴 定,发文机关标识推荐 央 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 沏 色标识。字号一般应小 王 于 22mm15mm。

 艘 。联合行文时,主办机 避 关名称排列在前,“文 缠 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 逊 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 棱 布。联合行文机关过多 来 时,必须保证公文首页 蝇 显示正文。5.发文字 颠 号。由发文机关代字、 芋 年份、序号组成,如“ 哉 政发〔1999〕82 哎 号”,“政发”指发文 冤 机关代字,“〔199 巾 9〕”指年份,“82 钥 号”指发文序号。整个 诱 意思就是省人民政府在 膊1999 年所发的第 8 唐 2 号文件。标识位置在 著 发文机关标识下空 2 行 歇 处,用 3 号仿宋体字, 则 居中排布;年份、序号 翔 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 喧 代应用全称,用六角括 景 号“〔〕”括入;序号 渺 不编虚位,即不编为 0 怎 01,不加“第”字。

 滁 6.签发人。上报的公 协 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 刮 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 欣 侧。

 发文字号居左空 1 结 字,签发人姓名居右空 裙 l 字;签发人用 3号仿 命 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 嘘 角冒号,冒号后用 3 号 旨 楷体字标识签发公文格 醒 式及公文字体字号标准 希 [第 2 页/共 2 页]第 蓖2 页

  人姓名。如有 嘻 多个签发人,主办单位 周 签发人姓名置于第 1 行 须 ,其他签发人从第 2 行 船 起在与主办单位签发人 充 姓名对齐处按发文机关 魏 顺序依次顺排,同时, 煎 使发文字号与最后一个 垛 签发人姓名同处一行, 恫 并下移红色反线,使红 暂 色反线与发文字号继续 象 保持为 4mm。二、主 燃 体部分主要标识公文标 耀 题、主送机关、正文、 在 附件、成文时间、发文 侮 机关印章、附注等要素 翼 。1.公文标题。一般 蹿 由发文机关名称、概括 飞 而成的公文主要内容和 札 公文种类组成,如《省 绊 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 弊 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 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杖 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农 稻 业生产和当前农村经济 怎 工作的通知》等。公文 露 标题是文件内容的高度 言 概括,文字要求准确、 揖 简要、概括,书写时要 瘴 居中书写,用 2 号小标 兜 宋体字。回行时要注意 咱 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居 崭 中对称,间距恰当,做 萤 到既有美感,又要避免 规 产生异义。除法规、规 膜 章名称加书名号外,公 沾 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 尿 号。2.主送机关。指 蛀 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 叙 书写时应当使用全称或 秦 规范化简称、统称。上 策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 犀 机关,必须同时报送几 两 个主送机关的,可以用 筑 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 胸 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 攫 ,

 但是,如果主送机关 鸦 过多,则一般用规范的 憋 统称,如“各地行政公 叙 署,各市、自治州人民 黄 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厢 ”等。标识位置在标题 窖 下空 1 行处,左侧顶格 蓖 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 泽 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 磨 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 翰 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 伸 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 汁 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 檀 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 髓 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 发 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困 3.公文正文。标识在 寅 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 颇 每自然段左空 2 字,回 玻 行顶格。数字、年份不 经 能回行。4.附件。公 涌 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 贱 空一行左空 2 字处,用 方3 号仿宋体字标识,后 芦 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 绢 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 优 伯数码,如“附件:1 牙 、”。附件名称后不加 葱 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 利 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 东 附件左上角第 l 行顶格 汀 标识“附件”,有序号 啡 时标识序号。如附件与 铅 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 旭 ,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 艘 1 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 袭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 仑 件(或带序号)。5. 峨 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 窑 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 袭 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 钢 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 愚 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 智 文日期需要完整写出年 宛 、月、日,而且必须用 箕 汉字书写(“零”写为 纪“o”)。成文时间标 来 识时,右边要空 4 字。

 置 6.发文机关印章。按 蔬 照《省实施<国家行政 则 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 欧 则(试行)》“公文除 鹅 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加盖 焉 发报专用章外,其他公 估 文一律加盖印章。单一 岳 机关制发的公文盖印的 拢 位置

 一般应上距正文 2 背 mm~4mm。,以端 轩 正、居中、下压成文时 掌间为标准。当印章下弧 鹊 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 蛊 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 掸 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 影 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 旧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 潜 成文时间上。联合行文 治 的印章:当联合行文需 疑 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 王 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 吵空 7 字;主办机关印章 蔑 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 筹 文时间。两印章间互不 炸 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 灯 过 3mm。当联合行文 舆 需加盖 3 个以上印章时 荫 ,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 依 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 一 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 雕 ,每排最多排 3 个印章 佛 ,两端不得超出版心; 盈 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 镍 个印章,均居中排布。

 闸 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 争 2 字标识成文时间。这 歇 里需要注意的是,新《 谓 办法》规定,联合上报 铸 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 娃 盖印章,而旧《办法》 诺 只是规定,联合上报的 犹 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 悬 关加盖印章。7.附注 攒 。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 勋 项。公文如有附注,用 玻 3 号仿宋体字,居左空 哲 2 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 栏 文时间下一行。上行文 佛 的“请示”文种中,应 泄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 踊 的姓名和电话。三、版 沼 记部分主要标识主题词 受 、抄送机关、印发机关 向 和印发时间等要素。1 止 .主题词。是进行文献 沼 标引、存储、检索等工 汹 作的工具,位于附注之 怔 下,抄送机关之上,它 咎 是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 辩 ,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 獭 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 朴 的排列次序为:反映公 澳 文内容的主题词在前, 骂 反映公文形式的主题词 迎 在后。

 在单主题公文中 承 ,反映公文中心内容的 司 主题词在前,反映公文 尧 分述内容的主题词在后 盗 ;在多主题词公文中, 迭 反映公文内容的各主题 墙 词按其出现的先后次序 搽 排列。主题词用 3号黑 嚏 体字,居左顶格标识, 旨 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 鸣 3 号小标宋体字,词目 拉 之间空 1 字。2.抄送 蕴 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 筏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 阶 其他机关。公文如有抄 效 送,在主题词下一行, 形 左空 1 字用 3 号仿宋体 柴 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 有 。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 抑 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 氮 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 肌 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买 。3.印发机关和印发 仅 时间。位于抄送机关之 朴 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 脯 词之下)占 1 行位置, 膜 用 3 号仿宋体字。印发 唉 机关左空 1 字,印发时 漳 间右空 1字。印发时间 剁 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 暂 ,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绽 四、其他 1.格式中的 盛 几个用线。(1)在眉 畏 首与主体之间,一般用 唯 一条红色的间隔线。使 圆 用这条线的区别是,党 谢的领导机关如中央、省 忻 委、地委、县委文件的 埋 间隔线中间有一颗红角 洲 星,行政机关如国务院 穷 、省政府、市政府、县 坞政府的文件一般采用一 膳 条连续的横线,中间没 翘 有红角星。这条线一般 窥 在发文字号下 4mm 处 歪 与版心等宽,采用红色 蓟 反线。(2)版记中各 影 要素之下均加一条黑色 驶 反线,宽度同版心。2 倦 .用纸。公文用纸一般 魂 采用 gba4 型,成品 者 幅面尺寸为 210mm 胺 297mm,纸张定量 侄 为 60g/m2~80 垮 g/m2 的胶版印刷纸 宽 或复印纸。纸张白度为 痒 85%~90%,横向 漆 耐折度大于或

 等于 15 决 次,不透明度大于或等 掩 于 85%,ph 值为~ 艺 。3.当公文排版后所 厚 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 赔 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 腔 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 页 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 豫 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 暮 “此页无正文”的方法 薯 解决。4.排版规格与 鼎印制装订要求。(1)

 猴 排版规格。正文用 3 号 闹 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 濒 22 行,每行排 28 个 聂 字。(2)印刷要求。

 奄 双面印刷,页码套正, 异 两面误差不得超过 2m 薪 m。黑色油墨应达到色 帘 谱所标 bi100%, 粗 红色油墨应达到色谱所 递 标 y80%.m80% 介 。印品着墨实、均匀, 家 字面不花、不白、无断 德 划。(3)装订要求。

 版 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 畸 页。包本公文的封面与 污 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 恿 、不空。两页页码之间 霄 误差不超过 4mm。骑 屹 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 柯 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 杏 下各 1/4处,允许误 刮 差±4mm。平订钉锯 敖 与书脊间的距离为 3m 刃 m~5mm。5.页码 欲 。用 4 号半角白体阿拉 凿 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 疡 下边缘之下一行处。数 滦 码左右各放一条 4 号一 瓷 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 限 边缘 7mm。单页码居 窄 右空 1 字,双页码居左 蕉 空1 字,空白页与空白 氨 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孽 。

  公文格式及公文 央 字体字号标准[第 2 页 操 /共 2 页]

推荐访问:政府公文字体要求及格式 公文 字体 格式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