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9篇

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9篇

发布时间:2022-10-09 11:35:03 来源:网友投稿

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9篇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关于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19-07-12来源: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2019年6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9篇,供大家参考。

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9篇

篇一: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19-07-12 来源: 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 2019 年 6 月 25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 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国家层面指导未来十余年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文件。依据《意见》,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并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以下简称《健康中国行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国办发〔2019〕32 号)(以下简称《实施和考核方案》)。(上述三个文件以下统称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卫生健康委牵头组织开展了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居民主要死因,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 70%以上;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职业健康、地方病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此外,一些重点人群都有各自亟待解决的健康问题。我国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

 普遍。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制定出台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实施十年全民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行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统筹解决当前人民健康突出问题的具体措施,充分体现了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同时,也是顺应国际趋势、履行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

  一、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起草

  2016 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并发布《“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 年 6 月以来,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卫生健康委牵头会同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组成专班,分领域开展专题研究,起草编制了《意见》、《健康中国行动》和《实施和考核方案》。编制工作坚持审慎、科学、严谨的原则,先后组织临床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科普等方面 10 多个学科的 100 多位专家,召开近 20 次研讨论证会,并充分听取地方、相关部门、专业机构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2019 年 4 月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了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卫生健康委根据审议意见组织进行了认真修改。6 月 24 日,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印发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

  二、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主要特点

  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聚焦当前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从政府、社会、个人(家庭)3 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

 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实现促进全民健康的目标,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在定位上,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聚焦每个人关心、关注的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服务问题,针对每个人在不同生命周期所面临的突出健康问题,做出系统、细致的安排和建议。

  二是在策略上,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注重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健康促进和教育,努力使个人通过文件能够了解必备的核心健康知识与信息、能够掌握获取有关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与方式,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动把“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落到实处,努力使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提高生活质量。

  三是在主体上,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健康中国行动》每一个行动均按照序言,行动目标,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方面职责的顺序展开,集中说明“为什么要做、做成什么样、怎么做特别是各方如何一起做”等问题。每一项任务举措务求具体明确、责任清晰,强化部门协作,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政府牵头负责、社会积极参与、个人体现健康责任,把健康中国“共建共享”的基本路径落到实处,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具体实践。

  四是在文风上,努力从文件向社会倡议转变。《健康中国行动》

 以社会公众为主要阅读对象,在充分吸收已有专项文件、规范、指南等的基础上,把专业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科学性与普及性有机结合,努力做好健康科普,让老百姓能看得懂、记得住、做得到。

  三、健康中国行动有关文件的主要内容

  《意见》纲举目张,并明确实施 15 项专项行动;《健康中国行动》细化落实了 15 项专项行动,提出了每项行动的目标、指标和具体任务及职责分工;《实施和考核方案》是《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实施的有效保障。

  (一)《意见》。《意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行动背景。提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为总体要求。提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到 2022 年和 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第三部分为主要任务,从三方面出发,组织实施 15项重大行动。一是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等因素,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环境 6 项健康促进行动。二是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针对妇幼、中小学生、劳动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特点,实施 4 项健康促进行动。三是防控重大疾病,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四类重大慢性病以及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实施 5 项防治(防控)行动。第四部分为做好组织实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各方广泛参与、健全支撑体系、注重宣传引导等。明确国家层面成立国务院领导牵头的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以下简称

 推进委员会),负责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细化 15 项行动的目标、指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并组织实施。

  (二)《健康中国行动》。《健康中国行动》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全面分析实施一批重大行动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提出工作推进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路径,明确到 2022 年和 2030 年的阶段性目标。第二部分为主要指标。包括结果性指标、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政府工作性指标,共计 124 项,大部分是预期性指标、倡导性指标,指标的科学性、可行性已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第三部分为重大行动。分为三个板块:一是针对影响健康的前期因素。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分别占到 60%、17%。行动 1—6主要是围绕影响健康前期因素加强早期干预,分别是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烟、心理健康和健康环境促进。二是针对重点人群。行动 7—10 主要是围绕妇幼、中小学生、劳动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面临的一些特殊问题,进行全方位干预。三是针对当前的重大疾病。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88%,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在一些地方仍很严重。行动 11—15 主要是围绕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干预。同时,在各有关专项行动中对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贫困地区居民健康促进提出了相关措施。每个行动从个人、社会、政府三方面,按照“为什么要做、做成什么样、怎么做”的思路展开,突出个人对自身健康负责的理念。第四部分为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监测评估、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

 制、健全支撑体系、加强宣传引导等。

  (三)《实施和考核方案》。为确保《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有效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同步印发了《实施和考核方案》,分为三部分,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架构,依托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明确推进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二是加强监测评估,监测评估工作由推进委员会统筹领导,各专项行动工作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以现有统计数据为基础,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对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的实施进度进行监测。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形成总体监测评估报告,经推进委员会同意后上报国务院,适时发布监测评估报告。三是做好考核工作,考核工作由推进委员会统筹领导,推进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撑。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主要目标任务要求,建立相对稳定的考核指标框架。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综合考核结果经推进委员会审定后通报,作为各省(区、市)、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

  相关链接:

 1.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的通知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的通知

 4.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

 5. 一图读懂: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篇二: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dquo;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学习解读 实施健康中国行动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主讲:

 时间:

 前言导读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为加快推劢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劢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健康中国行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提出以下意见。

 健康中国

 目录 1 1

 2 2

 3 3

 行动背景

 总体要求

 主要任务

 4 4

 组织实施

 5 5

 《 健康中国行动( 2019 — 2030 年)

 》 学习解读

 第

 章

 01

 行动背景

 行动背景

 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

  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

 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

  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方面问题不容忽视。

 行动背景

 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细化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建设健康环境等部署,聚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问题,实施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中长期行动,健全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的制度体系,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

 三湾改编 为坚持预防为主,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效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

 第

 章

 02

 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总体要求

  普及知识、提升素养。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

  自主自律、健康生活。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

  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完善防治策略,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健康服务的衔接,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

 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村)、家庭和个人行动起来,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动员、人人尽责尽力的良好局面,实现健康中国行动齐参与。

 总体目标

 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2022 年 2030 年 总体要求

 第

 章

 03

 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

 1.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维护健康需要掌握健康知识。面向家庭和个人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鼓励各级电台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2.实施合理膳食行动。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针对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聚焦食堂、餐厅等场所,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

 主要任务

 3.实施全民健身行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努力打造百姓身边健身组织和“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把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4.实施控烟行动。吸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推动个人和家庭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鼓励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控烟引领作用。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研究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完善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

 主要任务

 5.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引导公众科学缓解压力,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6.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良好的环境是健康的保障。向公众、家庭、单位(企业)普及环境与健康相关的防护和应对知识。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建立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相关疾病、道路交通伤害、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

 主要任务

 孕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是生命的起点。针对婚前、孕前、孕期、儿童等阶段特点,积极引导家庭科学孕育和养育健康新生命,健全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促进生殖健康,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

 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主要任务

 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中小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进行考试考查,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主要任务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健康保护的权利。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倡导健康工作方式,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管理。加强尘肺病等职业病救治保障。到2022年和2030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

 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主要任务

 老年人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主要任务

 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对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生活方式指导。全面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管理。提高院前急救、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应急处置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9.7/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

 防控重大疾病

 实施癌症防治行动。癌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推广应用常见癌症诊疗规范。提升中西部地区及基层癌症诊疗能力。加强癌症防治科技攻关。加快临床急需药物审评审批。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

 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引导重点人群早期发现疾病,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发展。探索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40岁及以上人群体检检测肺功能。加强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万及以下和8.1/10万及以下。

 主要任务

 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提示居民关注血糖水平,引导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学降低发病风险,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防控重大疾病

 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传染病和地方病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引导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讲究个人卫生,预防疾病。充分认识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倡导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强化寄生虫病、饮水型燃煤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病、氟骨症等地方病防治,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到2022年和2030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第

 章

 04

 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

 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劢推进委员会,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劢(2019-2030年)》,细化上述15个专项行劢的目标、指标、任务和职责分工,统筹指导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研究疾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做好监测考核。要根据医学进步和相关技术发展等情况,适时组织修订完善《健康中国行劢(2019-2030年)》内容。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健全领导推进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逐项抓好任务落实。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预防为主、防病在先融入各项政策丼措中,研究具体政策措施,推劢落实重点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

 组织实施

 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健康促进的强大合力。鼓励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中国行劢,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各单位特别是各学校、各社区(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鼓励企业研发生产符合健康需求的产品,增加健康产品供给,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作出表率。鼓励社会捐资,依托社会力量依法成立健康中国行劢基金会,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的保障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健康类产品和服务。卫生健康相关行业学会、协会和群团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指导、组织健康促进和健康科普工作。

 动员各方广泛参与

 组织实施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财政支持,强化资金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科技支撑,开展一批影响健康因素和疑难重症诊疗攻关重大课题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要给予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开展健康政策审查,保障各项任务落实和目标实现。强化信息支撑,推劢部门和区域间共享健康相关信息。

 健全支撑体系

 组织实施

 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舆论宣传,及时发布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设立健康中国行...

篇三: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imes;×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体重”方案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宣传和普及健康体重知识,控制肥胖、超重等健康危险因素,减少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目 录c o n t e n t重点人群 实施场所和参与人员活动内容 核心信息

 重点人群一

 儿童青少年一、重点人群职业人群

 实施场所和参与人员二

 二、实施场所和参加人员场所 参与人员各级工会、社区医务人员、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功能社区,生活社区

 活动内容三

 三、活动内容一卫计委(办)负责组织开展“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职业场所体重控制活动二学校负责组织开展“轻松童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干预活动三各市、各县、各镇、各村、各社区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健康体重管理工作

 (一)卫计委(办)负责组织开展“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职业场所体重控制活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开展工间操、职工运动会活动 开展健步走或减重比赛活动

 通过行政学院、党校、工会和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平台和载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强化健康体重意识1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强化健康体重意识开展针对性培训

 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出台步行或骑车出行的激励制度1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等重点人群在不同行业和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1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 制定工间操和职工运动会制度,每天至少20分钟组织职工参加工间操活动•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职工运动会等群体性体育活动• 对工间操出勤情况进行考勤,并设定奖励机制2 2.开展工间操、职工运动会活动1 1次/ /年奖励机制20分钟

 以部门为单位或自由组建团队,通过手机APP,计步器、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形式组织职工开展健步走或减重比赛活动3 3.开展健步走或减重比赛活动

 推广限盐勺、控油壶、平衡膳食宝塔等健康支持工具的使用,指导平衡膳食与科学健走的技能,为超重肥胖职工提供多途径、个性化健康体重指导与服务3 3.开展健步走或减重比赛活动推广健康支持工具指导平衡膳食技能指导科学健走技能

 依托健康学校创建工作在中小学内开展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干预活动(二)学校负责组织开展“轻松童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干预活动

 开设主题班会、健康教育课,开展板报、演讲、绘画、征文等健康体重主题教育活动,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提供针对性的体重管理与心理指导(二)学校负责组织开展“轻松童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干预活动开设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管理心理指导

 通过家长课堂、小手拉大手等形式,提高家长及家庭成员健康体重意识,积极采取行动维持健康体重,营造促进健康的家庭环境(二)学校负责组织开展“轻松童年”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干预活动提高健康体重意识营造健康家庭环境

 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依托健康社区建设工作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充分发挥社区现有各种健身团体等群众组织广泛宣传健康体重理念,大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三)各市、各县、各镇、各村、各社区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健康体重管理工作

 通过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健康体重相关宣传材料、定期开展相关健康讲座,普及健康体重知识,推广适宜的支持性工具(三)各市、各县、各镇、各村、各社区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健康体重管理工作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讲座普及健康知识推广适宜工具

 为筛查发现的超重肥胖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三)各市、各县、各镇、各村、各社区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健康体重管理工作

 与全国性健康主题日相结合,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群众广泛参与的健康体重宣传活动,如膳食与运动知识竞赛、减盐限油厨艺比赛、减重竞赛、健步走等活动,同时通过多种媒体扩大活动宣传效果(三)各市、各县、各镇、各村、各社区负责组织开展社区健康体重管理工作开展宣传活动扩大宣传效果

 核心信息四

 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过低和过高均易增加疾病的发生风险核心信息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核心信息定期测量体重指数(BMI),维持健康体重体重指数(BMI):BMI(kg/m2) =体重(kg)/身高 (m)体重过低超重 肥胖体重过高18岁及以上成年人体重指数(BMI)<18.5 18.5≤ ≤ BMI<24 24≤ ≤ BMI<28 ≥ ≥ 28 2

 成人健康体重取决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长期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体重增加长期消耗能量大于摄入能量,体重减轻通过合理饮食与科学运动即可保持健康体重核心信息摄入能量消耗能量体重增加消耗能量摄入能量体重减轻

 能量摄入适量,食物多样化,鼓励摄入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为基础的低能量、低脂肪、低糖、低盐并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坚持规律饮食,切忌暴饮暴食核心信息低能量低糖 低盐低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

 • 推荐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 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核心信息按照“动则有益、贵在坚持、多动更好、适度量力”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 超重肥胖者制定的减重目标不宜过高,减重速度控制在每周降低体重0.5-1千克,使体重逐渐降低至目标水平• 减少能量摄入应以减少脂肪为主,每天膳食中的能量比原来减少约1/3• 运动时间应比一般健身长,每天应累计活动30-60分钟以上,每次活动时间最好不少于10分钟• 建议做好饮食、身体活动和体重变化的记录,以利于长期坚持核心信息超重肥胖者应长期坚持减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

 儿童青少年应从小养成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的习惯核心信息• 儿童青少年肥胖不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还会增加其成年后的肥胖风险• 儿童肥胖治疗的方法主要为饮食控制、行为修正和运动指导,饮食控制目的在于降低能量摄入,不宜过度节食• 儿童应减少静坐时间,增加体力活动行为修正运动指导饮食控制

 老年人运动要量力而行,选择适宜活动核心信息• 老年人不必过分强调减重,建议每周坚持至少进行3次平衡能力锻炼和预防跌倒能力的活动,适量进行增加肌肉训练,预防少肌症预防跌倒肌肉训练平衡能力

 提倡安全减重,运动时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受伤充足和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减重核心信息

篇四: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1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 ..................................................................................... 74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市级)

 ..................................................................... 98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 ................................................................................... 1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录 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章发展环境 第二章指导方针 第三章主要目标 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第四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第五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第六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第七章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三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第八章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第九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章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第十一章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四篇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十二章畅通国内大循环 第十三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十四章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第十五章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第十六章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第十七章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第十八章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第六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九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二十章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第二十一章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第二十二章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第七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二十三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二十四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第二十五章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第二十六章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八篇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第二十七章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二十八章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 第二十九章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第九篇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十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第三十一章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第三十二章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三十三章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第十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三十四章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三十五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三十六章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十一篇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十七章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第三十八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第三十九章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第十二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第四十章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四十一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第四十二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第十三篇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十三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第四十四章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四十五章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第十四篇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第四十六章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第四十七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四十八章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第四十九章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十章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 第五十一章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十五篇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第五十二章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第五十三章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 第五十四章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第五十五章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第十六篇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第五十六章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 第五十七章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第十七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 第五十八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五十九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六十章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第十八篇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第六十一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六十二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第十九篇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第六十三章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第六十四章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第六十五章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2021 — 2025 年)规划 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 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 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 第一个五年。

 第一章发展环境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进一步发展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 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 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 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100 万亿元。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 信息、“复兴号”高速列车、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决战脱贫 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5575 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 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粮食年产量连续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

 1 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 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 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超额完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金融 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城镇新增就业超过 6000 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 保险覆盖超过 13 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 10 亿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 工超过 2300 万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 水平大幅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 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 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 方。

 第二节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 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更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 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 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 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 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 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 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 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 国社

  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 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 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 领,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 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第二章指导方针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指导思想、原则和战略导向。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 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 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 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 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 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 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 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 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 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 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 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 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 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战略导向 “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 建新

  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 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 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必须坚持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 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 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 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 各环节有机衔接。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 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必须强 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 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第三章主要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 ,2035 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第一节 2035 年远景目标 展望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 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 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 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 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

篇五: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dquo;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 》

 新形势下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 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 人民健康优先发展。

 健康优先

 切实把卫生与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要坚持在发展理念中充分体现健康优先 • 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 • 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 • 在财政投入上着力保障健康需求

 努力为全体人民提供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

  • 10 月25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了 《 “ 健康中国2030 ” 规划纲要 》

 未来15 年 全球健康目标 :

 •确保各年龄的人群享有健康的生活,促进健康福祉。

 9 项子目标 :

 •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70/10万以下; •新生儿死亡率降低至12 ‰ 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至25 ‰ 以下; •终止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流行,防治肝炎,水传播疾病; •将非传染性疾病早死率降低1/3,促进精神卫生;

 • 加强滥用药物的预防和治疗,包括麻醉药品滥用和酒精有害使用; • 2020年,全球道路交通死亡数量减少一半; • 确保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的普遍可及; • 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经济风险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和疫苗; • 减少危险化学品以及环境污染导致的死亡和患病。

 概述 总体战略 普及健康生活 建设健康环境 优化健康服务 发展健康产业 完善健康保障 强化组织实施 健全支撑与保障

 第一篇

 总体战略

 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健康基础。

 指导思想

 共建共享 战略主题 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 基本路径。

 从 供给侧和 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

 全民健康 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 根本目的。

 立足 全人群和 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战略目标 2050 年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2030 年 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2020 年

 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 领域 指标 2015 年 2020 年 2030 年 健康水平 人均预期寿命(岁)

 76.34 77.3 79.0 婴儿死亡率(‰ )

 8.1 7.5 5.0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10.7 9.5 6.0 孕产妇死亡率(1/10 万)

 20.1 18.0 12.0 城乡居民达到 《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 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

 89.6 (2014年)

 90.6 92.2 健康生活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10 20 30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亿人)

 3.6 (2014年)

 4.35 5.3

 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 领域 指标 2015 年 2020 年 2030 年 健康服务与 保障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

 19.1/18.5 (2013年)

 比2015年降低10% 比2015年降低30%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2 2.5 3.0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

 29.3 28左右 25左右 健康环境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76.7 >80 持续改善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 Ⅲ 类水体比例(% )

 66 >70 持续改善 健康产业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万亿元)

 - >8 16

 第二篇

 普及健康生活

 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开展健康体重、健康口腔、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到2030年基本实现以县(市、区)为单位全覆盖。

 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

 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 引导合理膳食 到2030年,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开展控烟限酒 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

 加强有害使用酒精监测。

 促进心理健康 到2030年,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

 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 大力普及有关毒品危害、应对措施和治疗途径等知识。加强全国戒毒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早发现、早治疗成瘾者。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

 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到2030年,基本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3平方米,在城镇社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

 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 为什么要 “ 普及健康生活 ” ?

 生物学 (遗传和心理)

 环境(自然环境 与社会环境)

 卫生服务 行为与生活方式

  吸烟人数超过3亿 15岁以上人群经常饮酒率达9.5% 居民每天烹调用盐达10.5克,远超过世卫组织推荐量 15岁以上人群不主动体育锻炼率达72%;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达30%,肥胖率近12%

 1990-2030 年不同场景下四大类慢性病早死死亡率变化趋势

 第三篇

 优化健康服务

 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 防治重大疾病 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加强口腔卫生,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

 构建以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为主题的家庭发展政策框架,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地生育。

 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到2030年,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

 1.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 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 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实现医防结合。

 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

 3.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建立与国际接轨、体现中国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 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技术支持。

 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

 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健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 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制定传统知识保护名录。

 加强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等中医药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发。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发展。

 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 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继续实施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施健康儿童计划。

 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

 提高妇幼健康水平 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

 推进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推动医养结合。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推动居家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发展。

 促进健康老龄化 制定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加大符合条件的低收入残疾人医疗救助力度。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

 制定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

 维护残疾人健康

 • 为什么要 “ 优化健康服务 ” ?

 2003 — 2015 年人均就诊次数和住院率

 2003-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就诊次数由3.07次(2004)增加到5.6次,增长82.4%。住院率由4.69%增加到15.3%,增长226.2%。(2016年5.8次和16.5% )

 • 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瓶颈 医疗卫生供给能力不足

 资源错配与逆向流动(三虹吸)

  资源  患者  费用

 门急诊人次数变化:

 住院人次数变化:

 床位数变化:

 2014 年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均次费用比较

 2015 卫生总费用机构流向构成:

 医院支出超过 54% % ,而经合组织的均值为 38 %(OECD 2015) ) 。

 世界银行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整合型服务体系 • 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模式,旨在以病人和社区为中心,提供及时、全面的一体化服务。

 

 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联系 

 以团队为基础的人口健康责任制 

 卫生信息化 

 改变以医院为重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

 患者参与和自我管理

 第四篇

 完善健康保障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和经办管理。

 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

 完善 全民医保体系 严格落实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

 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

 全面实现医保智能监控。加强医疗保险基础标准建设和应用。

 到2030年,全民医保管理服务体系完善高效。

 健全 医保管理服务体系 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丰富健康保险产品,鼓励开发与健康管理服务相关的健康保险产品。

 到2030年,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

 积极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完善国家药物政策 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特殊人群基本药物保障。完善现有免费治疗药品政策,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保障儿童用药。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政策。建立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综合评价体系。

 按照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深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 推进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展服务,形成现代流通新体系。规范医药电子商务,丰富药品流通渠道和发展模式。

 完善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

 完善药品储备制度和应急供应机制。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 为什么要 “ 完善健康保障 ” ?

 老龄化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30年我国人口结构由缓慢增长型向负增长型转变,预计203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将占全部人口的17.3%。

 中国调整现有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窗口期,比OECD国家短得多,以目前的速度推算,中国将在26年内完成法国走了115年的老龄化进程。

  “ 未富先老、未备先老 ” 8—10 倍

 城镇化

 01,0002,0003,0004,0005,000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城镇化率(%)人均卫生支出(美元)

 卫生总费用(2015 年)

 • 总费用:4万亿(药品费用占到了37%)

 • 政府、社会与个人支出:31%,39%和29% • 占GDP的比重:6%(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 社会资本固定资产投资:4000亿,增长24% • 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2400亿,增长50% (2016年,3100亿/30%)

 • 人均药品费用超过了1100元。

 • 三项保险制度筹资的年度增长分别为5.6%,15.2%和15.5%,与2011年的25%,68.1%和55.8%相比大幅回落。

 • 预计2016年?增长10%,增速大幅趋缓(1/2)。

 第五篇

 建设健康环境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长效机制,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

 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策略。

 力争到2030年,国家卫生城市数量提高到全国城市总数的50%,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全覆盖。

 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

 编制实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发展规划。

 到2030年,建成一批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示范市和示范村镇。

 建设健康城市和健...

篇六: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23 卷 260 期2021 年 4 月大众科技Popular

 Science

 &amp;

 TechnologyVol.23

 No.4April

 2021“ 健康中国 2030&quot; 战略规划与中国健康

 管理研究新动态陈涛宋丽萍莫林烽王康麟(桂林医学院 , 广西桂林 541199 ) )【 摘

 要 】

 为了解近 11 年来我国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 文章利用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信息资源系统

 三个数据资源 , 筛选出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文献 , 按照纳入与剔除的标准 , 共有 14 篇文献入选 。

 根据分析研究得出 , 就目前中国

 健康管理发展现状来说 , 具体实践还是不深入 、 不全面 、 不完善 。

 国家可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 人才队伍建设 、 健康管理公司

 和保险公司 、 医院 、 企业 、 健康产业和中医&quot;治未病 ” 理念这几个落脚点出发 , 吸收借鉴国外的经验 , 推陈出新 , 切实落实法

 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 从而推动中国健康管理的发展 。【 关键词 】

 “ 健康中国 2030 ” ; 健康管理 ; 发展现状 ;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

 R1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8-1151(2021)04-0155-04&quot;Healthy

 China

 2030&quot;

 Strategic

 Planning

 and

 New

 Trends

 ofHealth

 Management

 Research

 in

 China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e

 past

 11

 years,

 this

 paper

 used

 computer

 system

 to

 search

 three

 data

 resources

 of

 CNKI,

 Wanfang

 database

 and

 Weipu

 information

 resource

 system,

 screened

 out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purposes,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a

 total

 of

 14

 articles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as

 far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concerned,

 the

 specific

 practice

 is

 not

 in-depth,

 comprehensive

 and

 perfect.

 The

 state

 can

 start

 from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health

 management

 companie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hospitals,

 enterprises,

 health

 industry

 and

 the

 concept

 of"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quo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orb

 and

 leam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promote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

 laws,

 regulations

 and

 rule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management

 in

 China.Key

 words:

 &quot;healthy

 China

 2030 ** ;

 health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引言&quot;健康中国 2030 ” 的提出 , 使其成为我国健康中国建设

 的行动纲领 , 更为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发展起到镇定推动的作

 用 。

 本文研究所入选的 14 篇文献 , 在阐述健康管理发展的背

 景时 , 从 “ 由于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攀升 ”

 “ 人口老龄化加速 ”

 “ 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加重 ” “ 居民健康理念的转变 ” 等入手 ,

 提出发展健康管理紧迫性 。

 随后综述了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的

 现状 , 并提及我国的健康管理发展历程 。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

 对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1.1 检索策略采用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信息

 资源系统三个数据资源 , 检索标题""中国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

 “ 我国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 初检获得 415 篇 , 其中中国知网

 305 篇 、 万方数据库 90 篇 、 维普信息资源系统 20 篇 , 最后按

 照纳入与剔除标准筛选 , 入选 14 篇 ( 见表 1 )

 , 文献质量总体

 较好 。1.2 纳入与剔除标准纳入标准 :

 ( 1 )

 时间跨度为 200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1 月 ;( 2 )

 限定中文检索标题为 “ 中国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

 “ 我国

 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 ; ( 3 )

 内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 。

 剔除

 标准 :

 ( 1 )

 题目不符合要求的文献 。

 ( 2 )

 重复发表或疑似重

 复发表文献 ; ( 3 )

 无法下载全文的文献 。【 收稿日期 】

 2021-02-07【 作者简介 】

 陈涛 ( 1994 - )

 , 男 , 陕西西安人 , 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管理 。【 通信作者 】

 宋丽萍 ( 1970- )

 , 女 , 广西桂林人 , 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 医学博士 , 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

 向为性病艾滋病流行病学 。- 155

 -

 表 ] 文献基本特征第一作者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期刊级别 发表日期(年)李彦铁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中华预防医学会 国家级期刊 2018李江 中国工程科学 中国工程院 核心期刊 , CSCD 2017杨帆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省级期刊 2017郝璐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第二军医大学 国家级期刊 2014张艳丽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华预防医学会 核心期刊 2014郝楠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第二军医大学 国家级期刊 2013戴云云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 CA,

 CSCD 2011计惠民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省级期刊 2011陈霄医学信息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 CA 2010李园园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河北省心脑肺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 省级期刊 2010李利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09吴小明 卫生经济研究 华东卫生经济研究协作会 核心期刊 2009杨迎春 现代预防医学 中华预防医学会 核心期刊 , CA,

 Pac(AJ) 2008迟玉聚 山东医药 山东卫生报刊社 核心期刊 , CA 20072 研究结果2.1 定义在所研究的 14 篇文献中 , 有 13 篇提到了健康管理的概

 念 , 普遍采用黄建始 m 的观点 , 健康管理定就是对个体或群体

 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 、 分析 、 评估 、 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

 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

 其宗旨是调动个体和

 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 , 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

 的健康效果 。2.2 目的在所研究的 14 篇文献中 , 有 8 篇提到了健康管理的目的 。

 实施健康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 、

 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 、 减少疾病发病率 、 延缓慢性病进程 、

 预防远期并发症发生 、 提高医生工作的效率 、 缓解医保压力 、

 改变服务对象的不良生活方式 , 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 生命质

 量 , 实现人口健康陶 。2.3 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在所研究的 14 篇文献中 , 其中 12 篇都提到了国内外健

 康管理的发展现状 , 只有两篇仅提到国内的发展现状 。(1)

 美国 :

 美国通过宣传先进的健康管理理念 “ 人人参

 与 , 覆盖面广 ” 和制定每十年一个的健康计划 , 以及执行全

 方位的六种健康管理策略 , 即生活方式管理 、 需求管理 、 疾

 病管理 、 灾难性病伤管理 、 残疾管理 、 综合人群健康管理 ,

 通过这六种策略来发展健康管理 。

 从而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

 率 、降低了个人和家庭的医疗费用支出 , 使美国的健康管理

 走在世界前沿闪儿(2)

 日本 :

 日本通过建立健康手册 、 进行健康调查 、 健

 康体检和健康教育来发展健康管理 , 并将健康管理纳入至法

 律体系中同 。

 日本民众的健康观念不仅仅是无病无痛 , 而是在

 追求一种精神上 、 心理上和身体上均良好的状态 。

 健全的法

 律制度 、 以及配套的健康管理方法和强烈的健康意识使得日

 本人均寿命高达 84 岁切 。(3)

 德国 :

 德国借鉴美国的健康管理经验 , 通过立法把

 疾病管理纳入法律体系之中 , 并与医疗保险紧密结合起来

 德国最大的商业保险公司 DKV 开发了第一个商业保险服

 务产品 , 构建新型了的医患间健康预防新平台 , 并向民众

 宣传健康知识 , 使德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有了明

 显下降曲現(4)

 芬兰 :

 芬兰自创从源头控制疾病危险因素的新型健

 康管理模式 , 利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 , 干预人群生活习

 惯和行为 , 建立以流行病学和行为学为基础的研究框架 ,面

 向全社会进行健康指导 、 健康教育 , 对服务对象进行跟踪观

 察并干预监测结果 , 然后由国家公共卫生学院作进一步的评

 估 , 从而提高生命质量和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 1345 ] »(5)

 英国 :

 覆盖率达到 99% 的英国国民卫生服务体系

 NHS 服务效率低下 , 为此英国引进私人健康保险 。

 英国政府

 与市场占有率最高的 BUPA 公司进行合作 , 通过打造高质量

 的医护和就诊环境 , 来吸引大量的高收入 、 高学历的中产家

 庭 , 并设计了一系列健康险种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 ,

 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阿 。(6)

 加拿大 :

 成立未来健康委员会是加拿大健康解决健

 康问题的重要举措 , 并从 11 个方面向民众详细阐述了政府所

 提出的 “ 构建价值 ” 的战略计划加拿大利用整合型卫生

 服务模式 , 建立以医生和护士为核心的健康服务小组 ,并配

 有相应的营养 、 康复 、 心理咨询等多学科服务人员 &quot; ] , 并充

 分利用应用率达到 94.6% 的 EHR

 (电子健康档案)进行健康管

 理 , 提高了医院服务效率 、 患者满意度 、 居民认知度凹 。(7)

 韩国 :

 韩国实行的是强制性健康保险 , 分为雇员和

 自雇职业者两种体系 〔 2° ] 。

 国家健康保险公司对 40 岁以上的人

 每两年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检查 , 并承担所有的常规检查费

 用 。

 残疾人在购买医疗支具时 , 会得到国家健康保险公司 80%

 的现金补偿 , 目的是为了提高残疾人的健康水平 。

 韩国政府

 利用信息平台中的 XML 技术 , 来进一步发展健康管理 , 从而

 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健康信息利用率 01 。- 156

 -

 2.4 国内健康管理发展脉络早在我国的 《 黄帝内经 》 中 , 就己经提出 “ 圣人不治己

 病治未病 ” 的有关健康管理的先进理念 。

 二十一世纪初 , 我

 国的健康管理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

 国内一些健康管理探索

 的开拓者 , 在 2001 年注册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 ,

 填补了我国健康管理公司的空白 , 是我国健康管理发展的良

 好开端 。

 在 2005 年 , 我国正式开始设立健康管理师职业 。

 紧

 接着在 2006 年 , 健康管理师专家委员会成立 , 至此 , 我国的

 健康管理师的建设得到加强 。

 在接下来的几年 , 我国的健康

 管理呈现着蓬勃发展的趋势 , 具体表现为 :

 在 2007 年 , 中华

 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成立 ; 在 2008 年 , 卫生部在全国卫生工

 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实施&quot;健康中国 2020&quot; 战略 ; 在 2011 年中

 国第一部系统化 、 专业化的健康管理教材 《 健康管理学概论 》

 出版 〔 221, 明确了健康管理学科知识体系 ; 在 2013 年 , 国家首

 次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产业 , 把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

 水平作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 2015 年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

 “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的发展战

 略 ; 在 2017 年 ,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 ”

 战略 。

 我国的健康管理顺应世界大趋势 , 积极探索健康管理

 的发展模式 , 这对于提高我国全民健康水平 、 顺利实现 “ 健

 康 2030 ” 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5 讨论及 jK2.5.1 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 发展健康管理随着我国医改的推进 ,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六位一

 体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

 社区卫生服务将面临着更大的责任 ,

 对包括健康 、 亚健康 、 亚临床和临床者在内的服务对象 ,应

 主动出击 , 对社区内服务对象建立健康档案 , 识别 、 控制健

 康危险因素 , 进行健康教育 , 实施健康和医疗需求指导 ,构

 建个人健康信息平台 , 实现全过程健康管理 , 做到社区和指

 定医院能够共享信息 , 从而把控疾病发生发展 , 提高医疗资

 源利用率 SI 。

 进一步夯实卫生信息化基础 , 充分挖掘信息化

 潜力 , 着重顾及到妇女 、 儿童 、 老年人 、 职业病群体 、 慢性

 病人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 , 为其创造良好的健康环境 , 提升

 社区内整体健康水平 , 帮助缓解 “ 看病难 、 看病贵 ” 的现状 ,

 并助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 旳 。2.5.2 加快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截至 2018 年 12 月 1 日, 笔者从中国高校之窗官网 ,查

 询得到有 37 所院校开设 “ 健康管理与服务 ” 专业 , 显然这远

 远不够满足目前我国健康管理发展需求 。

 健康管理是一门综

 合性 、 交叉性的学科 , 在人才培养上 , 各院校应该制定统一

 的培养目标 、 合理安排课程计划 、 建设实操基地 , 构建产学

 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 做好与健康管理师的衔接事宜政

 府有关部门 , 进一步规范健康管理师准入门槛 , 严格控制过

 关率 , 提高其专业素质 。

 对已经在职的健康管理师 , 建立工

 资激励机制并给予一定的晋升空间 , 以保留人才 , 激发健康

 管理行业的发展活力 。2.5.3 健康管理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显示 , 健康保险是发展健

 康管理的强有力支撑 , 保险公司要想在此领域获得长足发展

 并占取一定利润空间 , 就必须与健康管理公司合作 , 制定一

 套集个性化 、 专业化 、 连续性 、 全过程为一体的险种 , 这样

 做能够增加保险产品的附加值 ,降低赔付成本隣 1 。

 保险公司

 还可以举行健康养生讲座 、 开展免费健康咨询来吸纳客户 ,

 并对在保客户利用物联网...

篇七: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健康中国行动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前言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为加快推劢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劢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健康中国行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提出以下意见。

 中物理教材中,潜存着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如“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中的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中的类比法;“研究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中的推理法;“研究力的概念”中的归纳法;研究分子扩散中的转换法;“探究平面镜成像”中的等效法。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六、探究式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探究式

 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例如,在设计研究某个问题的方案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在完成某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践探索能力;在研究某个物理知识与科技、生产、生活的联系的问题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总之,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过分地关注实验结果,而应更注重过程的探究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此长期坚持下去,方能培

 目录 CONTENTS 行动背景

 01 总体要求

 02 主要任务

 03 组织实施

 04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学习解读 05

 第一部分

 行动背景 第一部分 1 2 3 4 5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丌断发生变化。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

 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丌合理膳食等丌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疾病问题日益突出。

 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精神卫生、职业健康、地方病等方面问题丌容忽视。

 行动背景 第一部分 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细化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建设健康环境等部署,聚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问题,实施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中长期行动,健全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的制度体系,持之以恒加以推进,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部分

 总体要求 第二部分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延长健康寿命,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总体要求 第二部分 1 2 3 4 普及知识、提升素养。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健康素养人人有。

 自主自律、健康生活。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

 早期干预、完善服务。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完善防治策略,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健康服务的衔接,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村)、家庭和个人行动起来,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动员、人人尽责尽力的良好局面,实现健康中国行动齐参与。

 总体要求 第二部分 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 第三部分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1 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劢。维护健康需要掌握健康知识。面向家庭和个人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鼓励各级电台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

 2 实施合理膳食行劢。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针对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聚焦食堂、餐厅等场所,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

 主要任务 第三部分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3 实施全民健身行劢。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努力打造百姓身边健身组织和“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把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

 4 实施控烟行劢。吸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推动个人和家庭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鼓励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控烟引领作用。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研究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完善卷烟包装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到2022年和2030年,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

 主要任务 第三部分 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5 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劢。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引导公众科学缓解压力,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

 6 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劢。良好的环境是健康的保障。向公众、家庭、单位(企业)普及环境与健康相关的防护和应对知识。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建立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相关疾病、道路交通伤害、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

 主要任务 第三部分 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孕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是生命的起点。针对婚前、孕前、孕期、儿童等阶段特点,积极引导家庭科学孕育和养育健康新生命,健全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促进生殖健康,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

 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中小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进行考试考查,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主要任务 第三部分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健康保护的权利。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倡导健康工作方式,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管理。加强尘肺病等职业病救治保障。到2022年和2030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

 老年人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主要任务 第三部分 实施癌症防治行劢。癌症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推广应用常见癌症诊疗规范。提升中西部地区及基层癌症诊疗能力。加强癌症防治科技攻关。加快临床急需药物审评审批。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

 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劢。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引导重点人群早期发现疾病,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发展。探索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40岁及以上人群体检检测肺功能。加强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万及以下和8.1/10万及以下。

 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劢。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对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生活方式指导。全面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管理。提高院前急救、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应急处置能力。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9.7/10万及以下和190.7/10万及以下。

 主要任务 第三部分 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劢。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提示居民关注血糖水平,引导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学降低发病风险,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

 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劢。传染病和地方病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引导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讲究个人卫生,预防疾病。充分认识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倡导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强化寄生虫病、饮水型燃煤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病、氟骨症等地方病防治,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到2022年和2030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

 第四部分

 组织实施 第四部分 国家层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制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细化上述15个专项行动的目标、指标、任务和职责分工,统筹指导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研究疾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做好监测考核。要根据医学进步和相关技术发展等情况,适时组织修订完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内容。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健全领导推进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逐项抓好任务落实。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预防为主、防病在先融入各项政策举措中,研究具体政策措施,推动落实重点任务。

 组织实施 第四部分 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健康促进的强大合力。鼓励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健康中国行动,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各单位特别是各学校、各社区(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鼓励企业研发生产符合健康需求的产品,增加健康产品供给,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作出表率。鼓励社会捐资,依托社会力量依法成立健康中国行...

篇八: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imes;×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减糖行动”方案

 活动目的为进一步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降低居民饮食中糖的摄入量,最大限度地控制龋齿等疾病的危害和降低饮食质量不佳、肥胖和慢性疾病风险,普及低糖膳食,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目 录c o n t e n t重点人群 实施场所和参与人员活动内容 核心信息

 重点人群一

 一、重点人群中小学生 儿童

 实施场所和参与人员二

 二、实施场所和参加人员场所 参与人员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教师、工会等 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餐饮企业、企事业单位

 活动内容三

 三、活动内容一学校负责组织开展“少喝饮料,乐享健康”学校/幼儿园减糖活动二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开展“减少供应含糖饮料”餐饮业倡导活动三卫计委(办)负责组织开展“糖与健康”公众宣传活动

 (一)学校负责组织开展“少喝饮料,乐享健康”学校/ /幼儿园减糖活动1、建设无糖、低糖健康学校2、开展“拒绝含糖饮料”主题活动3、“小手拉大手,全家来减糖”活动

 鼓励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在供应早餐、午餐和点心时提供白开水和牛奶,不提供含糖饮料,并且不向学生售卖高糖零食和含糖饮料1 1、建设无糖、低糖健康学校

 • 以“减糖”为主题,在中小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号召、鼓励更多的儿童青少年参与“拒绝含糖饮料”行动• 健康学校每年应开展至少一次“糖与健康”主题活动,将少吃添加糖与慢性病防控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2 2、开展“ “拒绝含糖饮料” ”主题活动

 鼓励中小学生将“减糖”信息带回家带动家庭建立良好的“减糖”习惯3 3、“小手拉大手,全家来减糖”活动

 1、在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逐步减少并取消含糖饮料的供应2、鼓励学校周边商铺减少销售高糖零食和含糖饮料3、鼓励餐饮企业减少含糖饮料的供应,并引导消费者减少含糖饮料的消费(二)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开展“减少供应含糖饮料”餐饮业倡导活动

 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各类传播媒介和公共场所宣传活动,普及低糖膳食与龋齿、超重和肥胖等相关疾病防控知识,强调含糖饮料的危害,强化公众的减糖防控疾病意识,营造减糖防控疾病社会氛围(三)卫计办负责组织开展“ “糖与健康” ”公众宣传活动媒体宣传

 核心信息四

 (一)添加糖是指什么(二)添加糖的危害(三)添加糖的推荐摄入量(四)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五)减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数(六)外出就餐时注意减少糖摄入(七)烹调食物时少放糖(八)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核心信息

 四、核心信息01添加糖是指什么添加糖是指包括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02添加糖的危害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添加糖与饮食质量不佳、肥胖和慢性疾病风险有关。摄入添加糖,尤其是通过饮用含糖饮料摄入添加糖会增加总能量摄入,可能会降低其他营养食品的摄入,造成膳食不平衡,导致体重增加,并加剧慢性疾病风险

 四、核心信息03添加糖的推荐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04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中含糖多,每100mL含糖饮料中平均含有添加糖7g。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四、核心信息05减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数为达到相应的口味,一些食品在加工时会添加很多糖,如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应减少这些食物摄入频率06外出就餐时减少糖摄入餐馆里的很多菜品均使用了较多的糖,如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拔丝地瓜、甜汤等,因此,外出就餐时,如选择这类菜品应适量

 四、核心信息07烹调食物时少放糖烹调菜肴时应少放糖,或者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以较少味蕾对甜味儿的关注08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婴幼儿应以喝白开水为主,如喝果汁,请喝鲜榨汁,不要额外添加糖;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培养让婴幼儿适应食材的原味,从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篇九: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贯彻《“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决策部署,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立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推进,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卫生健康工作实际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为全面建设健康中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与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在卫生健康领域的体现,也是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选择。这就要求我们把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为发展的重要目的、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不断提高卫生健康供给和服务水平,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确立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分析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这 38 字工作方针既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一脉相承,又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总要求,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制定相关政策的基本遵循。

 (三)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利益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作为基本职责。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尊重医学科学发展规律,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基本原则,落实政府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卫生健康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

 四)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既是对世界健康发展趋势的科学把握,也是对健康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这就要求我们从影响健康因素的广泛性出发,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将健康作为制定实施各项公共政策的重要考量,统筹调配全社会卫生健康资源,将维护人民健康的范畴从传统的疾病防治拓展到影响健康的各个领域,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二、“十三五”时期健康中国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十三五”时期,全国卫生健康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医疗卫生体系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重大考验。2015—2019 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 76.34 岁提高到 77.3 岁,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至28.4%,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健康基础。

 (一)健康中国行动启动实施。2020 年 6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实施,“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写入法律,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着眼于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 15 个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肥胖,推广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习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关注健康、追求健康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84%的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医院

 水平。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以质量为核心、以公益性为导向开展绩效考核。深化医教协同,建立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医师区域注册制度,千人口执业医师数达 2.77 人,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2.61 人。建立综合督查制度,实现全国督查全覆盖。强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协同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打通降价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将政策红利引导到临床端。扎实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基本药物数量由 520 种增加到 685 种。

 (三)健康扶贫成效显著。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确定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3 个主攻方向,组织三级医院“组团式”帮扶贫困县县医院,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国家级贫困县和边远地区。实施分类救治策略,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至 30种,对高血压等 4 种慢性病患者优先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行动,以“三区三州”为重点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综合防治,累计分类救治贫困患者 1900多万人,近 1000 万因病致贫返贫户成功脱贫。

 ( 四)公共卫生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重大传染病防控策略持续优化,5 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降至 1%以下。实施职业病、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重点职

 业病监测范围由原来的 10 种扩大到 28 种。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扩大癌症早诊早治覆盖人群,2019 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 2015 年降低 10.8%。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12 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其他 19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挥,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为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应有贡献。

 (五)积极推进“ 一老一小” 健康服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策部署,优化生育服务,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改善。加强“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保障,全面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促进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制定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力促进医养结合,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达到 4 万多家。

 (六)中医药振兴发展迈出新步伐。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迎来大好发展机遇。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质量提升等全面推进,实施文献传承和活

 态传承并举的中医药学术传承制度,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中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人民健康。

 三、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到 2035 年“建成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出明确部署。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风险防范,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促进均衡,更加注重资源下沉和系统协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一)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坚持预防为主方针,针对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聚焦重点人群,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优化重大疾病防控策略措施,广泛开展全民共建共享的健康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强化医联体网格化布局,持续提升县域服务能力。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完善公立医院补偿和运行机制,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实中医药特色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社会办医,推广远程医疗,加快发展健康产业。

 (三)以安全为底线,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提升专业能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四)以老年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增加居家、社区、机构等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加强人口监测和研判,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减轻群众生育养育负担。

 ( 五)以补短板强弱项为重点,强化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改革的支撑与保障。加强健康优先发展制度保障,推动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推动将主要健康指标、重大

 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法律法规建设,健全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深化“一带一路”卫生健康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推荐访问:健康中国030规划纲要全文 中国 规划纲要 全文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