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思维导图在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思维培养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思维培养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0-20 13:25:02 来源:网友投稿

学习、思考等的有效思维模式,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思维导图通过使用者将可视化信息表征工具(图片、图形、词语等有机组合应用(如图1所示),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呈现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将思想图像化、知识结构图像化,从而提高使用者的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德莱弗斯兄弟等人曾对于“新手”和“专家”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专家教师之所以有能力从众多课堂事件中辨认出有意义的模式,并将这些课堂事件理出头绪,归功于他们比新手教师具有结构更好的关于课堂事件的图式,即优化的教学思维方式。笔者通过对所在师范学院一组教师教育专业实习生进行教案评价、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后发现,他们的教学能力普遍不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如图2所示。

1教学对象分析不足

在对实习生的调查问卷汇总后发现,一些实习生在进入课堂进行教学前并没有很好地分析教学对象,对于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家庭环境等分析不够,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突发状况,致使预期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2教学目标制定不够科学

通过对实习生教案进行评价发现,许多学生都是根据教材已有知识点确定教学目标,甚至照搬照抄,大都没有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很多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着与新课程相悖的问题。

3教学内容选取较为狭窄

从实习生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讲授是按照教材单元内容设计的顺序进行,没有对教材的各种活动进行重新梳理,更没有体现教师对于教材材料的重新选取和加工。

4教学设计缺乏创新

教学设计缺乏新意是对于该组实习教案评价的普遍结论。教学设计中缺乏丰富的创意,不仅会让知识学习过程索然无味,更会让授课过程毫无激情,这对于语言学习是致命的。通过对实习生的访谈发现,他们对教学设计大都停留在复制已有教学案例的阶段,只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和对象变换一下,缺乏教学思维的全程参与,教学设计中没有对教学材料进行提取和重组、缺乏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融入,导致他们的教学设计思维僵化,人云亦云,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教学设计,限制了这些“新手”教师的职业发展。

三、应用思维导图培养教学思维能力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在本科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以提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发散思维训练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记笔记的效率,提升记忆力,增强创造力,并使你做事时充满乐趣。

1扩充英语教学法认知结构

运用思维导图扩充学生英语教学法认知结构,主要是帮助学生以支架的模式,将英语教学法的知识结构建立在头脑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励,引导学生以英语教学法为中心词建立思维导图,以可视化的图形帮助学生把知识内化并加以扩充,重建新的教学法认知图式。在思维导图帮助下建立起英语教学法知识图式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中,通过预测、执行、反思等顺应的思维模式,自主思考制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演示教学过程。在构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对思维导图节点的增减、知识点的扩充,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教学法知识,主动构建和扩充教学法认知结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内化所学知识,并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教学,提升教学热情,让他们发现教学的乐趣。

2运用思维导图重现优秀课例

教师首先通过课前预设教学主题,导入优秀课例,观摩课例后进行评课。在评课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重点是运用思维导图,以优秀课例为关键词,运用发散思维将学生头脑中与观摩课相关的教学经验激活,并以可视化的思维导图呈现在学生眼前,锻炼学生的教学思维,鼓励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评课。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评课,不仅有利于学生教学思维的发散式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在教学中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竞争和交流,丰富学生的教学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主教学思维能力。

3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过程通常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设计等。优秀的教学设计通常融入了教师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每一处教学亮点都体现了教师的独具匠心。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新手”教师,只有通过反复思考,不断加工,对教学设计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进行整体有机的把握,才能够设计出一堂精彩的课。

4提高课堂实践能力

教育实习阶段的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经常遇到以下课堂实践中的问题:备课非常充分,但由于紧张走上讲台却头脑空白,原本熟悉的教学过程已忘掉大半;教学过程中预期的教学目标很难达到;教学环节衔接紧密,教学过程流畅却无法应对课堂突发状况等。教学思维能力的养成是长期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对于这些“新手”教师来说,当众讲课总是存在一定的焦虑、恐惧心理的,这会引发他们不同程度的紧张感,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导致课程终止。因此,他们需要一种流畅的向前发展的思维方式,帮助克服焦虑和恐惧感,维持教学思维的持续向前。思维导图的运用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够以知识点或关键点的形式,提示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每个细节,帮助教师围绕课程主题不断深入和发散,最终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课堂生成的灵活教学目标。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开阔教学思维、清晰教学思路、启发教学机智。

5采取可视化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迎合了大学生追求新鲜创新的特点,也为相对枯燥的学习过程带来了新鲜感。思维导图鼓励学生使用符号、颜色、文字、图画和其他形象表达内容。通过箭头把不同关键词的相关节点连接起来,以立体方式进行思考,并能够刺激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按照自己的创意来思考教学设计,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的教学思维图像化、视觉化。同时,释放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有限的思维精力,让他们更容易从整体上掌控教学步骤、进行教学设计。

四、结语

思维导图在教学法知识学习、教学设计、教学模式选取等方面的实践方式,能够拓宽思维导图思维模式的研究思路,使思维导图辅助语言学习不仅仅只停留在词汇、语法、阅读等层面,而是深入语言学习、语用交际和实践教学等各个领域。参考文献:[1]Buzan T., Buzan B. The mind map book: 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New York: Penguin press,1993.[2]Warwick P. Wilson E., Winterbottom M.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imary science with ICT[A].Berkshire,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6:108—127.[3]Mento A.J., Martinelli P.Jones R. M. Mind mapping in executive education: applications and outcom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1999,(18):390—407.[4]锦强.高师院校应加强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1999,(5):18—20.[5]Peterson P. .,Clark C. M. Teachers reports of their cognitive process during teaching[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78,(15):555—565.

推荐访问:思维 培养 教师 教学 学生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