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达瓦校长

达瓦校长

发布时间:2022-10-20 14:00:04 来源:网友投稿

在祖国科学、教育的春天里,生机勃勃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宛如一簇簇绚丽的鲜花,格外惹人喜爱。

这花朵饱含着千千万万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最近,我们来到内苎古的乌兰宓布盟宓右后旗,不论是迂见教师、学生、还是家长,人们都以敬佩的心怜称颂他们的“达瓦校长”

达瓦(“达瓦敖斯尔”的简称,原是宓右后旗民族中学的校长)为什么这样受人专敬?他是怎样用心血浇渼民族救育之花的呢?

要了解这些,诗让我们沿着时间的溪水溯流而。上,从二十多年以前说起吧!

一九五六年夏末秋初。

朝霞沐浴中的土牧尔台山上,站立着一位二十刚出头的专年,熏风抚动着他那天兰色的苎古袍。他纵目四望,牧草丰茂的山岭象一幅巨大的绿毯,被人用手扯起了一角,轻轻一抖,波浪千叠。白的羊,红的马……对着这如画的美景,小伙子满腔的豪怜象火一般地燃烧着。

他就是刚从内苎古师范学院苎语文专业毕业的达瓦同志。他是自告奋勇到这里来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毕业分配时,他本来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哲里木盟去工作,那里解.放得早,生活条件也好,而且还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但是,达瓦却争取去条件艰苦文化落后的乌兰宓布盟后大滩。他说:我是一个共专团员,应该为发展、繁荣祖国的民族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达瓦飞快地往山下的土牧尔台中学跑去。学校初迫,连一张睡觉的床也没有,他就把两张办公桌拼在一起,打开了简单的行李——一条旧毯子,一半铺,一半盖,便抓紧时间做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开始备课了。要教一首古诗——《白云颂》,这是从长篇小说《一层楼》中节选下来的。当时,没有苎文参考书,只能查阅汉文资料。但是,对于汉文,达瓦的基础很差。他就象刚刚上学的小学生那样,虚心地向教汉语文的老师诗教,终于查阅了有关资料。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他还一字一句地把《一层楼》通读了三遍。

通过一个阶段的刻苦学习,达瓦的汉语文水平有了迅速提高。后来,他竟能用苎汉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而且担任了语文教研组组长。年轻的达瓦,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经常持续到深夜,他窗前的灯光,很少在零点以前熄灭过。

假期到了。妻子来佼说,、孩子已经长高了,开始咿呀喊阿爸了,希望他回家来抱抱可爱的小宝贝。在校长和同志们的再三催促下,达瓦做好了探家的准备。然而,突然出现了一个忌外的怜况,班上几个同学来仗告诉他,由于经济条件的困难,下学期准备退学了。百对着学生要求退学的来位,达瓦的心怜久久不能平挣。他毅然放弃了回家的打赫,第二天,便和毕力贡老师一块开始了家访的远征。他俩,利用假期,放弃休息,徒步走访了饧力、当郎忽洞、乌兰哈达等六个公社四十多名学生的家庭,行程五百多华里。一路上,他们卢风宿露。饿了,嚼几口炒米;渴了,饮几捧泉水。待他们返回学校时,出发时刚上脚的新布难,底子都已磨穿了。

新学期开始了,那几个原来打标退学的学生又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达瓦心里象吃了蜜扩一样的香甜。

辛勒的耕耘,换来了累累果实。一批批学生相继毕业了。他们之中,有的担任了党政干下,有的搞苎语文工作(包括编辑、翻译、记者、苎语文研究等),有的担任了大、中、小学教师,还有的成了工程技术、畜牧兽医、赤脚医生、牧业学大容的骨干。

党和人民给了达瓦应有的荣誉。草原上的牧民赞扬他,专重他。他先后出席了旗、盟、自治区先进工作者代表会。一九六四年,他荣获了“使用发展苎文苎语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达瓦,万分珍惜党和人民给他的荣誉。他决心把自己的生命贡献给党和人民,为搞好民族教育事业,繁荣祖国的科学文化而奋斗终身!

一九六六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达瓦凸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全国各族人民的公敌——林彪、“四人邦”一伙,打著“红旗”反红旗,抛出了“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黑货,炮制了反动的“两个估计”。他们不仅给广大教师扣上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臭老九”的蚝子,而且抡起所谓“民族工作黑线专政论”的大棒,把大批民族教师打成“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疯狂摧残党的民族教育事业。

在那人妖颠倒的日子里,宓右后旗民族中学被诬陷为所谓“反党叛国集团”的“黑窝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遭受践踏,民族学校教学苎文苎语竟被说成是“罪行”,民族学校被“四人邦”的屠刀砍掉了。广大苎族牧民含着眼泪,把孩子们领了回去。达瓦和一大批优秀教师接二连三地被“专”了“政”。达瓦在各种刑罚的折磨下,落下了心脏犷、脊椎炎、关节炎。就是在那黑云压城群魔乱午的日子里,他坚仗,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没有罪!两千多年来,狀劳、勇敢的苎古族人民,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创造出多少光辉灿烂的文化,这是祖国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下分。迫设和保卫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不加速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行吗?广大人民群众、贫下中牧是和他们的达瓦校长心心相通的,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悄悄地来看望他、鼓励他。给他送来了奶豆腐和奶油,无限深怜地说:“达巴嘎西(苎语,忌即老师),您是好人,我们永远相佼你!”

一九七三年,伟大领袖毛主席针对林彪、“四人邦”的倒行逆施,严肃指出:政策问题多年不抓了,特别是民族政策。现在地方民族主义少些,不突出了,但大汉族主,义比较大,需要再教育。内苎古自治区党委根据毛主席指示,逐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抓了民族教育工作。

察右后旗旗委决定:恢复民族中学,派达瓦问志担任校长。这时,一些朋友劝告他:“‘臭老九’这顶牦子,人家摘还摘不掉呢,你何苦再去搞教育呢?即使搞的话,也不能再搞民族教育了。”对于这些好心的劝告,达瓦坚定地回答:“搞民族教育,这是革命的需要。我们共产党人,时刻都要听从党的召唤!”

接到任命书的第二天传晨,达瓦便踏着吱吱积三,来到学校。可是,这所学校巳经被林彪、“四人邦”糟蹋得不成样子了:

校园里,坑坑洼洼,到处是炉灰和杂草。教室的窗户黑洞洞,没有一块完企的玻动。达瓦巡视着,突然,他在学生宿舍的窗前仃住了:透过胡乱遮掩着的窗口往里望去,他看到学生的被子上,匀匀地撒着一层清雪……

多么揪心啊!达瓦强抑着满腔愦慨,倏然掉过头,飞快地向挂着“党支下”牌子的一间房子走去。

在第一次支委会上,同志们分析了学校百临的困难:校舍破烂不堪,教师不安心工作,学生流动性太大。尽管大家的心里燃着一团火,但对于收拾这个乱摊子,却又有些缺乏仪心。

困难,就象泰山一样,压在达瓦和同志们心头。晚上,达瓦躺在床上,眼聆盯着天花板,呆呆地出神。童年时代的苦难生活,一幕幕映现在他的脑际。

一九三五年,达瓦在东北扎鲁特旗的一个矾房里呱呱坠地了。他来到人世不久,阿爸在王公、贵族、牧主闫王债的威逼下,含冤死去了。全家人,只佶母亲每天挣来的一点点细炒米粒糊口。七岁那年,小达瓦在喇嘛庙里当茶童,因为偷偷地学了几个字,被牧主的儿子告发,受到了毒打——老喇嘛抡起皮鞭,凶恶地咆哮着:“贱骨头,心倒不小!”皮鞭重重地落在小达瓦的身上,鲜血染红了丫他褴褛的衣衫……

苦日子总标熬到了头。一九四七年,家乡解放了。毛主席非常关怀苎族人民,在各个浩特办起了学校。小达瓦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他发愤学习,成绩优秀,小学连跳两级。中学毕业后,党把他保送到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上了大学。那时,达瓦便立下了当一个人民教师,为祖国的民族教育事业献身的宏图大志。

想到这里,达瓦再也躺不住了。苎古族有句谚语说得多好呵:“再逞凶的烈马,也斗不过剽悍的骑手!”纵有千难万险,也要开拓它一边石栈天梯。达瓦决心要让民族救育这朵快要枯败了的鲜花,重巳新叶,争芳斗艳。

莺啼婉啭,燕子呢喃。一九七五年的春.天来到了。民族中学一片欢腾。彻底爹复校园,改善教学环坍的点校劳动开始了。老救师阿克栋色精心绘制了迫校图纸。体弱多圹的老职工当日布,也主动承担了往工地送水的任务。达瓦呢,每天天刚蒙蒙亮便起床,星星布满夜空才回家。他和师生一起打基石,砌烊,抹灰,....他的眼窝深陷了下去,一排排宽敞亮坐的新宿舍、新救室、新办公室爹迫起来了,不仅学校百兒大变样,而且为国家节约开支一万六千多元。

六月的骄阳,照跃着草原。达瓦和老师们分头深入到哈彦忽洞,白音淖尔等地,动员学生上学。在草库仑里,他们和广大牧民群众一起批判林彪一伙破坏民族救育事业的滔天罪行,一起描绘发展民族教育的宏伟兰图。草原上适令专少年升学率一下子猛增到百分之九十八。

民族中学恢复的喜讯,象长上了翅膀,一下子飞遍了草原上的每个浩特。年已古稀的老贫牧阿木林格老阿爸,领着小孙孙,从二十多里外的查汉脑包赶到学校。他向达瓦和老师们诉说了前儿年孙子被迫退学后心中的积郁,倾吐着对办好学校的热望:“巴嘎西,这孩子,全倍你们了!”许多干卫和社员也纷纷前来询问,学校需要什么,他们就支援什么。更可喜的是,一些汉族学生的家长也领着孩子报名来了。他们要让自已的孩子学好蒙文蒙语,为加强民族团结,共同沾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做出贡献。在民族中学的校园里,贴出了一张张用蒙汉两种文字工企书写的决心书,表达了广大师生为办好学校,努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颗颗红心。

教育要奁顿。敬爱的邓付主席说出了各族人民的心里话,也给达瓦以巨大的鼓午力景。达瓦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反复学习邓付主席的指示,制定了一套奁顿学校和提高教学质帚的计划和措施。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达瓦反复学习、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为了提高教学质务,他亲自兼了课。对于那些业务水平较差,教学经验不足的同志,他言传身带,热情帮助。

草原的夏夜挣谧、安详,湛兰的夜空,云淡星稀。在民中的一间屋子里,灯光下映现着两个身形,这是达瓦正在邦助蒙语文救师达瓦宁布准备全校蒙语文的观摩教学。从救材的难点到教学的重点以及课时的安排,达瓦都近一进行了指点。两人交谈着,朗读着,直至朝霞映红了窗根……。谁能计算出达瓦度过多少个象这祥不眠的夜晚啊!

一次,达瓦检查数学组救师批改的学生作业。他发现一名学生所作的一边因式分解题,答案虽然对了,但步骤却是错的。任课教师给这边题划了“V”号。他把任课教师找来,诚恳地指出:“你应当记住一个教师的责任。马虎的工作,会误人子弟啊!学生的作业,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而且也是对我们教师教学质量的衡量啊!”

又一次,达瓦发现小那顺的作业本上有几个大红“x”,就到教室里找她来了。这时正是学生自由活动时间,操场上一片欢腾。而小那顺却独自坐在教室里,对着课本呆呆出神。达瓦亲切地询问:“小那顺,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块去玩?”那顺摇摇头。“有同学欺负你吗?”那顺仍然摇摇头。一阵风把教室的门吹开,小那顺打了个寒颤。达瓦奇怪了:孩子为什么穿得这样单薄?他摸了摸那顺的手,手是冰凉冰凉的。

“你阿妈为什么不给你做厚一点的衣服?”

小那顺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阿妈被坏蛋硬说成是‘反党叛国分子’给整死了!”

从小便失去了阿爸的小那顺,如今又没有了阿妈。万恶的林彪、“四人邦”给人民带来了多么大的灾难啊!

从教室出来,达瓦的心怜很沉重,他想,孩子应当有个温暖的家。回到家里,他对妻子达古拉说:“你快去买儿尺花布,给小那顺做身衣服吧!”接着,达瓦与落实政策办公室、文教局、民政科、公安局等单位联系,把小那顺的户口从牧区迁到了白音宓干镇,并替她申讳了救济。那顺才十一岁,生活不能自理,达瓦就象阿妈一样照顾她。星期天或假日,达瓦把小那顺领到自已家里,让她和自己的孩子一块玩。小那顺又有了家,小铜铃似的泠脆的笑声又出现了。从此,她作业本上的“X”也消失了。

一九七六年春天,“四人邦”加紧了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民族中学,这只远航中的小船,在“四人邦”掀起的狂風逆浪里,经受着又一场严重考验。一些学生把专敬师长、刻苦学习看作是“五分加绵羊”。有的还在课堂上用“马尾巴的功能”嘲弄老师,认为这就是“反潮流”。

对于这一切,达瓦同志真切地看到了,听到了,而且在严肃地审视着,辨别着。在那些日子里,他的老同事和一些学生常常怀着困惑复杂心怜来到他家,谈到深夜。达瓦总是立场鲜明,把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每个师生的心灵深处。党支卫以“我们两年来的企顿对不对?学校抓教学质量错没错?进行蒙文蒙语教学该不该?”为题,组织师生广泛开巳讨论,引导大家分泠是非,排除千扰。百对着“四人邦”的压力,他们提出了响亮的战斗口号:要坚决巩固发展企顿教育的成果,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质量,要发奋学好蒙古族的语言文字。

“四害”洁除,严冬退尽,草原上的黄金季节来到了。宓右后旗民族中学在揭批“四人邦”的斗争中继续前进。两年来,他们在高等院校和中专招生考试中,都取得较好成绩。

由于工作需要,今年七月份,达瓦被提拔为乌兰宓布盟民族中学校长一一付更重的担子落在了他的肩上。草原上的广大牧民和全校师生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怜前来送行:“达巴嘎西,草原的尽头有高山,高山的上百有兰天。在新的岗位上,祝你取得更大的成绩吧!”

达瓦,背起了他那二十二年前背来的行李,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插图:黄冠余)

推荐访问:校长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