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引大师入讲堂

引大师入讲堂

发布时间:2022-11-02 11:5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石油化工课程对化工、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课程相关资料建设网络课程,并创新性的将大师引入课堂,采用主讲教师的授课与有关专家讲座相结合的方法,组建并不断更新网络课程内容,使网络成为课堂讲授之外的有用信息源。

关键词:石油化工;培养;创新

石油化工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程,对学生树立工程概念、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化工、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各高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尤其是作为我学院首次开设的课程,由于其内容烦琐、实践性强,被公认为是本专业中非常重要而又难讲的课程,因此迫切要求授课教师们不断的探索教学技巧、改进教学方法。

一、网络课程建设

单纯讲授大量的学习内容的教育模式已经过时,尤其不适于社会实践性较强的石油化工课程的教学。因此迫切要求授课教师们不断的探索教学技巧、改进教学方法。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它渗透于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时还促进教育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变革,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石油化工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工艺流程,国内外的生产路线、关键设备等,仅凭老师的口头讲述,便让学生彻底领悟是不可能的。针对课程的特点,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讨论学习、试题库建设等,把这些抽象的、仅凭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核心内容制作成素材,(比如,化工厂实际拍摄的典型化工流程及其设备并配合专业讲解),授课时可随时调出播放,让学生较直观感受。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采用图形、动画、视频录像的处理等技术,使课件更加科学、形象、生动和丰富,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1.课本上枯燥的文字介绍部分,尽量以影像文件的形式播放,更利于学生接收,并激发起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比如,石油化工行业的根本-石油的本质,以科普纪录片的方式播放,与传统文字的泛泛描述相比,直观、形象、立体、简洁而印象深刻。

2.将复杂的化工生产过程,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有机化学实验过程演示相结合。目的:温故知新,以简化繁,使学生对化工过程本质有清晰的认识。我院该课程开设的对象是大三的学生,将他们操作过的常减压蒸馏等实验过程,以录像的方式回放,从心理上拉近学生与实际化工生产的距离,架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3.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典型化工装置的清晰图片,先进化工厂实际拍摄的典型化工流程及设备视频配合讲解,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实际化工设备庞大,生产过程繁杂,单纯理论的讲述,对没有工厂见习条件的学生,流程图的剖析都是平面的。工厂生产录像的采用,使学生对化工工艺流程的印象丰满、立体、生动、真实。

二、将大师引入讲堂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启发式,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另外,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教学资源,创新性的将化工行业的重量级大师引入课堂,采用主讲教师的授课与有关专家讲座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课程特点,组建并不断更新网络课程内容,使网络成为课堂讲授之外的学生学习的课外信息源。

1.精心选择著名石油化工专家汪燮卿院士的精彩讲座录像,适时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整个石油化工行业的历史、现状以及展望等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院士知识博大精深,探讨问题高屋建瓴,对学生把握石油化工大行业有重要意义。

2.环境和能源是21世纪的核心问题,本课程着重突出化工与环境的关系,精心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石油专家赵朝成教授的专题讲座:石油化工与环境保护,引导学生关注新一代化工生产中,如何有效的将资源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大师们高屋建瓴的专业见解,适时使同学们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为将来工作做好心理准备,达到优化教育的目的,从而使得本专业培养更具有专业特色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此外,可开发用于石油化工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将制作的软件链接到网站上便于学生的查阅,配合计算机进行化工过程设计,如利用chemcad软件进行化工工艺流程模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推荐访问:讲堂 大师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